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佛与生活 >> 人际沟通 >> 正文

  


  四摄法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事,是菩萨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爱语则是以语言作为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佛学大辞典上其定义如下:“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因此须先善知众生根性,才能善言慰喻,也才可能产生亲爱之心的结果。而语言沟通的方式是否适当常是团队运作四摄事是否和睦、同心的重要关键所在。

  例如在四摄事中的布施,若施者出言不当,有可能对方来个“不食嗟来食”的反弹,不领情,造成双方不欢而散的结果。其他三事亦同。世间常见许多团体在创业之初,共同打拼,不分你我毫无怨言,却在局势平稳之后常因语言不当,再加上传话者发酵造成团体分裂或因而衰颓,消失的结果。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因个人理念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但别忘了,在任何团体中不同的理念、意见本来就会存在,如何去适当的处理并运用良釨的语言互动关系,才可能适时化解危机,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产生更大的裂痕,甚至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所以古人才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警语。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期待大家能在参与各种团体(抱括家庭)、面对各种问题时能藉由适当的语言对话模式,使彼此能共同切入共鸣区,产生良好的默契、共识,以带动团队的运作。

  语言起源甚早是人类异于其他动物的特质之一,随著文字的发生,人类文明的演进,使得不同民族的语言内涵产生质的变革。然而由于人类社会系以群居结构形成,有团体形成就有君臣等伦理关系存在,再加上统治者刻意愚民加强领导地位使得上尊下卑的信念深植人心以利统治。古人有言“伴君如伴虎”的感叹就是人治氾滥的最佳写照。

  传统长执辈在这种文化薰陶下在指责后生晚辈所使用的口气如:“你(你)“老是”,……,”或者“从未”……或“绝不”的判定性语辞。相对此种语气如“我不干了总可以吧……”“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前者在早期心理学家归类为父母式的语言,而后者则属孩子式的反射语言。这两者是无法达到沟通结果的语言模式。效果不佳但使用的人多习以为常。心理学家建议尽量使用成人式的语言模式,以减低情绪性失控的可能。所用语辞尽可能中性、理性,并预留对方退路,有下台阶的可能性。所谓“责善切戒尽言,处事须留余地。”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记忆中在小学时期曾碰到一位情绪化的师长,在那个时侯老师具有极高的权威。老师情绪好时,同学们如沐春风很开心,可是在情绪不佳时,同学们动则动咎,开骂时常反覆重提曾犯过的错事。同学心知肚明这不是“真心”关心而是二度、三度的伤害。处在当年这段日子可说并不好过。另外在年长时遇到这么一位老师因为课上得不怎么样,因此常有同学翘课。每当遇到缺课人数较多时就开始训话,结果听到的不是那些翘课的同学,反而是乖乖坐在课堂上打算学习者。坐在下面即使修养再好也难免起念“老师您骂的对象并不在这儿,您骂错人了”。在医学院碰到一位老师对缺课的同学处理方式是交待班长通知今天没来的同学口试内容、时间,然后继续上课。如今回忆两者的作法,后者则明理多了,且“怨”气也少,对于缺课者也有“明确之处置”,有令人赏罚分明之感。

  语言只是我们用来表达情感、思惟的工具,使用得当,主客两悦,好比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旦使用者EQ不良,即使只是转述,也会因参杂自己的情绪而使得真象被扭曲。语言的使用者一旦进入不良EQ情境时,所使用的语言往往立场偏颇,且极易引起对方情绪性的反弹,好比打击皮球,用力越大,反弹越强。其结果只会增加彼此防卫的态度,如此对立的结局对于营造良好沟通环境是一大障碍。当彼此极难放下自我的防卫心理,而无法进入理性思惟的空间时,好比“鸡同鸭讲”,各唱各的调,毫无交集可言。如果是夫妻长期处在这种情况时常会有各行其是的结果,最严重的还会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导致悲剧发生。如果修行人也如此,则极易陷入不认同对方的知见,产生纷争对立的结果。历史上不乏宗派分离宗教战争等事件莫不导因于此。

  学习理性的语言对话是参与者共同的责任,而不能单靠某一方,否则单方面时日一久也会心老力疲。而如何产生理性语言的互动,提升团体的涵养,则有赖全体的共识与认同感才可能做到。


 

相关栏目:人际沟通学佛答疑请进入:学佛有问必答网常见问答集锦(还可以免费人工答疑)

——————【欢迎支持我们,按月赞助者,网站留名+功德回向】——————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赞助支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