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不管信佛与否,总会在客厅设个佛龛,供一幅观世音菩萨像或祖先牌位,从小便对墙上那三个字──紫竹林和竹林下那尊盘腿端坐,慈眉善目的菩萨感到好奇,及长从书上知道,佛龛上供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而为什么要称观世音菩萨,要供观世音菩萨呢?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学佛后我在几部经中找到了答案,例如:在《悲华经》中,宝藏如来说:“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
在《楞严经》中也有段经文:“恒沙劫前,有佛住世,名观世音。由我所得,圆通根本,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当时观世音如来,在大会中,为我授记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无碍,如声逾垣,如月印水,有感必应,故观世音之名遍闻十方世界。
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也说:观世音菩萨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
从这里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久远劫来,虽已成佛道,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现形,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发大愿,千处祈求千处现,与娑婆众生特别有缘,佛在世时,他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常随菩萨之一,因此中国几乎家家都供奉,一方面见贤思齐,学习菩萨慈悲精神,再方面也求家小平安。他的道场,现在可以考察的,在印度和中国各有一处。
浙江普陀山之缘由
据说在后粱时,有位日僧名叫慧锷,到五台山朝圣,见一尊观音大士圣像极为清净庄严,动念想请回日本供养,又怕该寺当家不肯,就偷偷地将这尊圣像请走了。
慧锷得到这尊圣像后,立即买舟东渡,准备回国。当这条船驶进浙江定海舟山群岛新逻礁的海域时,海面忽然涌现无数铁莲花,挡住航道,使船无法前进。在普陀山四周打转,经过了三日三夜,慧锷见此奇异,当即跪在圣像前面忏悔说:大士!我国极少见到如此庄严之圣像,故想请回供养。如果因我不与而取,或我国众生无缘供养,弟子就在此地建立精舍,供养圣像。慧锷忏悔完后,船疾速驶往潮音洞,安然停下。
慧锷下船后,在潮音洞附近,找到一户渔民的茅舍,向舍主张翁说明来意。张翁欢喜异常地说:“菩萨愿意住在这荒山孤岛,说明与我们太有缘了。就请师父和菩萨一并住在这里。我把房子让出来筑庵供奉菩萨,将全山民众招集起来参拜菩萨。”慧锷也就不回日本,在此筑庵安住。民众称此庵为“不肯去观音院”,慧锷就成为普陀山第一代开山袓师。从此普陀山便成为我国著名的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的观世音菩萨,便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菩萨了。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藏王松赞干布,想在布达拉山顶建一王宫,他亲眼看到天空现出“嗡嘛呢叭弥吽”六字真言,放出五色灿烂的彩虹,现出观世音菩萨,马头金刚等圣像。并从观世音菩萨像上放出光明,照射在六字真言上。光束交互辉映,蔚为奇观。松赞干布即从尼泊尔请来匠人,依照自然出现佛像的风姿,雕刻出身所依──佛菩萨像,语所依──六字真言来。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山建造出华丽的王宫,将妃眷安置到这里。又将神变大将军安在宫里,西藏各部落主,闻知松赞王能遣发神变大军,都摄于他的雄威,心悦诚服的表示归顺。这些传说,表示西藏地区对观音菩萨的广泛信仰。
其实,那里有虔诚的观世音菩萨信仰,那里就有观音菩萨大悲救世的精神,那里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的特德
大悲行解脱法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观世音菩萨时,童子问观音应如何学菩萨行?观世音菩萨对他说:菩萨应学的法门无量无边。但在这无量无边的法门中,我是修学大悲行解脱法门。
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的特德,因此观世音菩萨又被称为大悲观世音。据《根本说-有毗奈耶杂事》卷二说:世尊于一切时,观察众生,无不闻见,无不知者,恒起大悲,饶益一切。昼夜六时,常以佛眼观诸世间,于善根处,谁增谁减?谁遭苦厄?谁向恶趣?谁能受化?作何方便,拔挤令出,以大悲心观世间众生,是佛的不共功德。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大悲救苦,与佛的功德平等,时时刻刻以拔除众生的痛苦为己任。
而如何才能生起平等心呢?师父们常开示说:人与人乃至和一切众生之间,如一巨网,互相依存。如能视世上男子为父,当世上女子为母,则易生同体大悲之心,想想世上一切无不是彼有则此有,彼生则此生,彼无则此无,彼灭则此灭。人世间,士农工商师长军警缺一不可。不但如此,人与动植物也是如此,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没有动物世界对人类的贡献,人类的生存也是困难的。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有情,都是业障深重的苦恼众生,无始以来与自己都有过亲密的关系。能常常这样想,平等心大悲心,就会自然生起。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在《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陈证悟的历程时说:回忆在恒沙劫以前,有佛出世名观世音。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我秉承教示,由耳根的闻性,下手起修。初于闻中,循性逆流,回光返照,不但不闻所闻的声尘,能闻的闻性,也复寂然。能所二相一齐消失。如是定力日深,能闻的根,与所闻的声尘,同时俱灭,湛然无边的境相现前。继续用功修持,不但所觉的湛然境空,能照空境的智亦空。空觉极圆,不但智境寂灭,能空的空也灭。生灭灭已,不生不灭的真心,自然显现,放大光明,于一刹那,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不受空有等观念的系缚。寂照含虚空,十方圆明,一时俱足二种特殊功德──上契十方诸佛本觉妙心,与佛同体,同一慈力,无缘大慈,普度众生。下合十方六道,一切众生心性,能与众生同忧患,共悲仰。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而《楞严经》说的三十二应及十四无畏,与《法华经》说的不同。《法华经》说是从菩萨的大悲心流露出来的,而《楞严经》则说是从金刚大定显现出来的。所以能成就三十二应化身,随机赴感,任意游诸国土,普度群迷,同登彼岸。
《楞严经》描述十四无畏时,每一条都与金刚三昧相契合,并着重这三昧不可思议功能所起的德用。例如“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时,经中先分析观世音菩萨,旋转缘外尘的妄知妄见,返归自性的真知真见。见觉属火,即返妄归真,内见觉之火已熄,世间外火,就不能为害。以此功能而起德用,加被众生。故使诸众生,若入大火之中,只要一心称观世音的名号,就不会被火烧伤。这样从理到事,合乎情理分析,既肃清了神秘论的迷雾,又能使人们树立对观音的正确信仰。
观世音与净土法门
有说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也有的说观世音菩萨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阿弥陀佛佛位的继承人。又说观世音菩萨现于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辅佐,西方三圣的一尊。
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就知是观世音菩萨或是大势至菩萨。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对上品上生、上品下生的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分别执金刚台、紫金台、金莲花,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投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弹指问,往生彼国。
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人,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至行者前,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信解,发菩提心,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说明上品者,由西方三圣,一齐去接引;中品下生以下的四种人,则由观音和大势两位菩萨接引。由此可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观世音菩萨协助阿弥陀佛的主要工作任务。
净土三经说持名,观想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由西方三圣、或观世音、大势至接引往生。但在观音的经中说:若人忆念观音,临命终时,自己往生极乐世界,无需接引。再如《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也说:于此世界若有人想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者,是人当来远离生老病死无常之苦。犹如鹅王,随风而去,速得往生极乐世界,面见无量寿如来,听闻妙法。如是之人,永不受轮回之苦,无贪嗔痴,无老病死,无饿饥苦,不受胎胞生身之苦。承法威力,莲花化生,常居彼土。又若人诵持观音陀罗尼法门;也可得生极乐世界,如《佛说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经》说:持此咒者,现身复得四种果报──一者临命终时,得见十方无量诸佛;二者永不堕地狱;三者不为一切禽兽所害;四者命终之后,生无量寿国。这都说明了观音法门的归趣,是导向净土,使一切众生永远离苦恼,得安乐。
综观以上所陈,观世音菩萨实在与我们太有缘了,不但其慈悲喜舍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就是他度众济世导世之气度也是我们的典范,而我们在敬佩观音的精神,在学习观音的慈悲之余,也要有一股承担,做一个人世间的观世音,只有人人有此心,则娑婆便是净土,此处便是观音的大道场了。
相关栏目:菩萨事迹
【学佛有问必答】
如果您在学佛过程中遇到种种疑惑或者困惑,推荐您加佛有的微信号"foyou188",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人工咨询服务,专家坐诊、有问必答!南无阿弥陀佛。数千个学佛答疑文章已整理,点击这里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