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专辑连载 >>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 >> 正文

49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佛门网 fomen.huijia18.com 作者:圣严法师 打印此文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所谓民间信仰,是跟民俗相关的宗教行为,也是原始型态的宗教现象,自从人类文化开
始以来,即已普遍地发生在各个民族之间。那是为了疏解心中的困扰、家庭和社会的纠纷、
自然环境的折磨,在一时间无法以人的体能、智能所能解决的情况下,唯有诉求于神明的指
引、援助、救济、保佑,利用求签、问卜、降灵、牵亡、扶鸾、牺供、许愿等方法,以达到
与鬼神沟通的目的。这种行为,在一神教的立场看,乃是异端的迷信和邪术,佛教也不主张
类似的行为。 
    民间信仰是诸神杂糅的,宋以后即有儒、释、道三教并收,神、仙、佛、菩萨不分之
势。清末民初以来,更有增加耶、回二教所谓五教同源的民间宗教,通过灵媒、术士、鸾
坛、乩童,以及灵签、茭杯等的人员和道具,请到自称为是某神、某仙、某圣、某贤、某菩
萨、某古佛的无名鬼神,来为祈愿的民众抉疑指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渐渐地,佛教也开
出了若干方便法门,以适应民间信仰的需求。所不同的,佛教是以理性疏导,修善积福、忏
悔诵经,来达到祈求的目的;民间信仰则以盲目的依赖及媚神的行为来达成他们的希望。此
在一神教的信仰者也有类似的目的和作用,不过却是以唯一的神,做为祈求的对象。民间信
仰也将各宗教的教主等,当作诸神崇拜。所不同的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教主、教史、教理、
教仪、教团的传承;民间信仰则是东拉西扯、七拼八凑的多神崇拜。 
    从人类文化史的考察而言,民间信仰虽属于原始民族的宗教型态,却为人类身心弱点之
所需;欧美社会经基督教近二千年的洗刷清理,迄今仍有民间信仰的踪迹在到处活动。所以
站在佛教的立场,也宜有适当程度的容忍。不过如果为了投合民间信仰的要求,而降低佛教
信仰的层次,甚至将民间信仰的各种鬼神,提升为佛菩萨的化身和权现,就会为佛教带来名
存实亡的命运,也会遭受到理性的批判和指责。所以,正统的佛教寺院不应设置签筒、鸾
坛、茭杯,也不供奉各种地方色彩的诸神偶像,以免染上了民间信仰的色彩,而被误为多神
的崇拜就是佛教,佛教就是民间信仰的流类。 
    佛教如何因应社会大众,对民间信仰需求的满足?此应着重对于信仰诸佛菩萨功能的提
倡,或者对于某些常用经咒效验的阐扬,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灵验,是无微不
至、无远弗届、无时不应的。观世音菩萨称为广大灵感、救苦救难、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为无上医王,又名无量寿及无量光。这些佛菩萨,能够使人有求必应,求长寿得长寿,求智
慧得智慧。释迦牟尼佛是卢舍那佛的千百亿化身之一,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的导师、
长夜的明灯、苦海的慈航;一切诸佛,均能于一切时一切处,接受到任一众生的呼救,具备
救济众生的一切功能。所有的诸大菩萨也都具足六种神通,随时、随处、随类摄化,普应一
切众生的合理祈求。那么人人只要选定一佛,或一菩萨,或一特定的法门和经咒,就可轻而
易举地达到民间信仰所有要求的目的,何况尚能更进一步,由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进入自
利利他、解脱自在的境界。 
    佛教内的密教有种种不同目的及不同层次的修练法,中国的天台宗乃至华严宗,也编有
各种礼忏仪轨及修证仪轨,依之修持各经所宣示的法门,此已不同于民间信仰的多神崇拜;
唯追溯佛法的源头,并无多样化的仪轨可求。佛说无量法门,而其任何一法,只要专心修
持,就能成为一切法的总持,所以《楞严经》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任一法门就等于一切法
门,具足一切法门的功用。《维摩经》更加开示出不二法门,否则,容易和民间信仰混淆,
与多神信仰合流,而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 
    再深一层说,做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愿望,而经常变换修行的方法和崇
拜的对象,便会失去中心的目标。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宝是为学佛、修法,是学佛的慈悲
与智慧,以佛法的正确指导,修行专一的法门,以达成持戒、修定、发慧等一贯的目标。只
要不离三宝的原则,日复一日地,以看佛书、做佛事、持戒、布施、礼诵、忏悔等为日课,
纵然不求现实利益,现实的利益也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