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佛经 >> 金刚经 >> 《金刚经》浅释 >> 正文

圣一法师:《金刚经》浅释3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们的弘法事业走的更远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问须菩提,须陀洹能否起心动念,在心内见有我相,见有得果的相,须菩提答:‘圣人证无为法,无能得的我,无所得的果,那里能作是念,言我得须陀洹果,何以故,须陀洹修行,断了粗重烦恼,远离世间六尘,入法性之流,法性是无相,常入法性时,无能入的我,无所入的法性,能所俱空,才能入法性之流,既能所俱空,当然不会作是念,说我得须陀洹果。’
  入流者,入法性之流,法性无相,故无能入所入。
  何谓入法性之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才可以入法性流,例如眼见色,心内不起分别,即是色不入心,亦即心内无色,称为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亦如是,但自心内不起分别,即声香味触法不入心,亦即心内无声香味触法,心则清净,六尘空,六根清净,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初入法性流,初见道迹,证初果,名须陀洹,决定不受地狱、畜生、饿鬼、修罗等异类之身,七生可证阿罗汉果。
  有入流之名,而无入流之相可得,无相有名,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是梵语,此云一往来,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了生死,出三界,证阿罗汉果。
  斯陀含已见性,入法性流,性流无相,亦无往来之相可得,故云实无往来。
  大乘斯陀含者,目观诸境,心内只有一生灭,无第二生灭,故名一往来;前念妄起,后念即止,前念有着,后念即离,故实无往来。
  不但无为法无往来之相,在有为法来说,亦无往来之相。‘往’——试研究这个往字,未往无往,已往亦无往,当往时一半往,一半不往,何来有一个往的相可得?‘来’——未来无来,已来亦无来,正来时半来半不来,何曾有来的相?有为法尚且无往来相可得,何况无为法呢。
  凡夫本无往来之相可得,只为妄想分别,执着说有往来,何曾有一往来之法可得?譬如由大屿山往香港,是色身有往来,心没有往来,凡夫尚且心无往来,何况圣人,所以斯陀含不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
  虽无往来之相可得,无相而有名,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华语译作不还,亦名出欲,以欲习永尽,决定不来欲界受胞胎。既不来欲界,便在阿那含天修行,阿那含天是四禅天之一。
  阿那含已入性流,性流中无不来之相可得,故云实无不来;虽无不来之相可得,惟无相而有名,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小乘四果称为阿罗汉,此云杀贼,把见思烦恼贼杀尽,故名杀贼;又名应供,应受人天供养;又称为无生,不再受生死轮回
  阿罗汉只见生死空而住于空,名为偏空,大乘佛法,真空不空,真空不空就是妙有,小乘真空而无妙有,所以阿罗汉只证得偏空,偏空即着空。
  世尊问须菩提,阿罗汉会否生起一个心,谓自己得阿罗汉道。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圣人无我、无相、无得、无念,然后才证圣果,所以证圣果的人,绝不会说自己得果,若阿罗汉起心动念,谓有我得阿罗汉果,便是着相,着相即有为,有为就是凡夫,就不能证圣果,故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阿罗汉名为杀贼,有烦恼才有所杀,无烦恼时,又杀个什么东西?
  阿罗汉又称为无生,有生死,才有了生死之法,若无生死,那里有了生死之法可得而名阿罗汉(无生)呢?若实无了生死之法可得,则实实在在无有一法名阿罗汉。
  如人发梦,醒来时,实无梦可得,亦实无梦可醒,若有梦,便有醒,但醒来时无梦,既无梦,便不能说有梦醒之法可得。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便是依真起妄——着我得阿罗汉道的我相,执我是圣人的人相,有能得所得的妄心生起,是为众生相,执着自己得阿罗汉道是寿者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此乃须菩提以自己证明之文。
  须菩提解空第一,不与人相诤,得无诤三昧,别人嫌他坐,他便立,别人嫌他立,他便坐,别人嫌他坐立,他便行,绝不与人相诤,故佛说须菩提得无诤三昧。一切罗汉都证无诤三昧,却是一切罗汉都见有三昧可证,惟须菩提不见有无诤三昧可得,故须菩提是阿罗汉人中,得无诤三昧最为第一。
  一切罗汉均离欲,惟是一切罗汉都见有欲可离,但是须菩提不见有欲可离,是故一切离欲罗汉人之中,须菩提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心不动念,则我、法二空,我空无我,法空,无欲可离,既无我亦无欲可离,云何能作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是为有我而得阿罗汉道,有我则有生死,阿罗汉是无生,若有我,无生变为有生,是故须菩提不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兰那行就是无诤行,亦称为无怨行、寂静行。须菩提若见有阿罗汉道可得,便有诤——有我、有得,有我有得,便与人相诤,有诤便不是无诤行者——然须菩提实实在在不与人相诤,亦实实在在不见有无诤行可得,所以世尊赞叹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般若为大小二乘所共,小乘以般若断惑证真,大乘以般若得法修行。前文讲小乘圣人,得果而无得果之心,此文讲诸佛得法而无得法之心。
  何谓法?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性即自性,自性清净之真理,就是宇宙间的真理,宇宙间之真理,迷时是生死,悟时是涅槃,迷、是众生,悟、是诸佛。‘法’若以教下来解释,名为轨物生解,任持自性,‘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法是众生本具,法华经喻之为衣里明珠,得此珠可以成佛、可以度众生。
  如来在古释迦佛发菩提心后,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第一个阿僧祇劫值遇尸弃如来,授记‘汝当得作佛’;第二个阿僧只劫,值遇然灯佛,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第三个阿僧祇劫,值遇迦叶佛,授记补处作佛。
  可知释迦佛是在然灯佛所得法,是故然灯古佛,为释迦佛授记之师,然世尊于然灯佛所得法之时,有得法之心否?若有得法之心,就是于法有所得,若无得法之心,便是于法无所得。
  有得就是有心,有心不称为得,无得就是无心,无心方可以得。譬如虚空,你是有得虚空否?当然是无得,惟是人人都得虚空,未有一人不得空虚者,此乃无得而得虚空,亦未有一人自谓我得虚空,若有得,就是有能得的我,所得的虚空,究竟你是如何得虚空?
  无所得的虚空,无能得的我,每个人都得虚空,是无得而得。
  又例如黄金,可以勤力工作而求得,是有得而得,临命终时,一丝毫也带不走,所以有得而得,实是不得。
  无得即无心,无心则合道,所以无得才名之为得法;有得即有心,有心就是妄想,不实在,所以有得,不名为得,因此佛问须菩提,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
  然灯古佛对大众说法时,大众以有所得心而听法,有所得心,与法不相应,所以大众不得法,惟有释迦如来,以无所得心听法,无所得心即空心,心空则得法,有所得心是有心,有心有生有灭、有能有所,生灭心、能所心,即是妄心,妄心云何得法,惟有能所心灭、所得心尽,就是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真心,真心不生不灭、无名无相,就是般若,无所得心于法当然无所得,故云‘于法实无所得’。
  如来因然灯佛开示,见自性清净,本无尘劳,寂而常照,于法何曾有所得、何曾有能得、又何曾有不得,是为无得而得,与清净之法相应,是真得法。
  所以我们修行,应以无心为道,以无布施之心相而布施、无持戒之心相而持戒、无修禅定之心相而修禅定,说法,无说法之心可得,出家,无出家之心可得,诵经,无诵经之心可得,一切无心,即与法相应,名为无得而得,得如来无上之法。
  然则,凡夫如何从受持金刚经求法呢?
  法就是自性清净的佛性,人人本有,那佛性又在什么地方呢?
  譬喻一座山,山中有金矿,但山本身不知有金矿,金矿亦不知有山,因为山与金矿都是无性的;众生知道山中有金矿,要破山取金。山喻‘人我’,矿喻无明烦恼,金喻佛性,若想见佛性,先要除人我之山,人我山空,便见到无明烦恼矿,矿中有金,表无明之侧是佛性,佛性是无始,无明亦无始,所以有矿即有金,有金亦即有矿,见金时,亦同时见到矿。
  众生若想除无明,一定先要除人我相,人我相空,便见到无明,亦见到佛性,若不除人我山,见不到无明矿,又如何能去掉无明,众生不能断无明,皆因被人我相盖覆了无明,若能见到无明,亦能同时见到佛性,故云‘无明宝性即佛性’,所以金刚经一开始,不讲断烦恼,先讲除人我相,破了人我相,便见到无明之矿、佛性之宝,那时便是觉悟,悟后重修,以开悟后之智慧炼无明矿,无明矿遇炼即烂,佛性宝越炼越清净。
  古人修行不简单,六祖在五祖处得法后,十五年隐猎人队中,南泉在马祖处得法后,住在南泉三十年,所以历代祖师得法后,必定是水边林下,保养圣胎,把无始无明,炼得干干净净,然后才出来度众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得法之时,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本心内含有恒河沙称性功德:有智慧、禅定、六度万行等,无量功德本自具足,此乃性德,虽然具足,但还要运用,要练习,所谓庄严者,于清净心中练习禅定、智慧等功德,以禅定、智慧等功德,庄严清净心,亦称为修道。
  得法后,必须从性起修,修定修慧,庄严佛性,定与佛性相合,能千百亿化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度之,慧与佛性相合,能说一切法,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而度之。所以菩萨必定先要见佛性,然后从佛性修定修慧,以定慧庄严佛性,现种种身、说种种法,佛性就是佛土,佛土亦是心土,庄严佛性者,亦即是庄严佛土。
  是故释迦佛得法后修六度万行,庄严清净心,究竟是有庄严抑或是无庄严?因此世尊问须菩提:‘菩萨有庄严佛土之心否?’
  须菩提明白到,得法是无得而得,是以无心得法,是故庄严也是无心,所以云:‘不也,世尊。’
  庄严佛土者,不见有庄严而庄严,若见有庄严而庄严,即有庄严之心可得,有能庄严,所庄严,是有为法,不见有庄严之心可得,是无为法,与般若相应。
  庄严佛土,依六祖解释,有三种庄严:
  1、庄严世间佛土:如筑塔建寺、印经、布施供养三宝等。 
  2、庄严见佛土:见者,知见,知见要正,正知正见,见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普行恭敬,是为庄严见佛土。
  3、庄严心佛土。
  明心见性后,从自性修定修慧,以定慧庄严自性,定慧是能庄严,自性是所庄严,然定与慧等功德是自性本具,以自性定慧庄严自性,无能庄严,以自性出生定慧庄严自性,无所庄严。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名真庄严。
  例如用黄金塑佛像,以佛像庄严黄金,但佛像本来就是黄金,故无能庄严,黄金亦即是佛像,故无所庄严,若离佛像以外有黄金,便有能庄严,若离黄金以外有佛像,便有所庄严,惟是离黄金无佛像,离佛像亦无黄金,黄金就是佛像,佛像就是黄金,是故佛像不是能庄严,黄金亦不是所庄严,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名真庄严。 
  菩萨修行亦复如是,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庄严佛性,六度也是佛性,无能庄严,佛性也是六度,无所庄严,名非庄严,是谓真庄严。
  何以非庄严是名真庄严呢?例如凡夫喜欢以衣裳饰物庄严身体,衣裳不是身体,衣裳为能庄严;身体不是衣裳,身体为所庄严;有能庄严、所庄严,靠不住,若遇到贼人,所有衣裳饰物尽被夺去,那时便没有庄严,所以有能庄严所庄严,是假庄严,不名庄严,真庄严者,如如来俱生三十二相,庄岩身体,三十二相就是身体,身体就是三十二相,离身体无三十二相,离三十二相无身体,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谓真庄严。 
  凡夫未见性,不是从性起修,例如修福,是世间痴福,福尽归无,更何况以贪嗔痴的染污心修福,还增贪嗔痴;修慧,是世间假聪明,终会失掉。若从清净的自性修福,自性的福不会尽,从性修慧即般若,亦永远不会灭,是真庄岩,所以菩萨悟道后,从性起修万行,庄严自性,一庄严,永远庄严,万行庄严圆满,成报身佛。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欲想庄严佛土,先清净其心,只有清净心方可庄严,从烦恼心修行,只会增加烦恼。 
  从自性流出,不离自性,是名清净心,若不从自性流出,会被六尘所染,不名清净心,从自性流出,一定不会染六尘,譬喻日放光明,光明不离日,光明照世间而不着世间,若着世间便离开日。从自性而修万行,万行不离自性,所以万行不染尘劳烦恼,是故无能所心,即是清净心。
  诸菩萨摩诃萨,欲想庄严,先求见清净心,从清净心修清净行,清净行庄严清净心,能庄严是清净,所庄严亦清净,如水合水,如空合空,不见有庄严相可得,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是方能尽行诸佛无量道法。
  如何生清净心呢?——   不应住色生心。
  见色而不起分别,是谓见色离色,就是不住色生心,是生什么心呢?是智慧心、是清净心,可以庄严,若见色着色,是住色生染污心,名为惑,便是妄想心,妄心不可以庄严。
  见色住色,是迷人,见色而离色,是悟人。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闻声而离声,赞我不喜,谤我不嗔,是清净心二,若闻声而住声生分别心,是为妄念。香味触法亦如是,不应住香味触法而生妄想心,应不住声香味触法而生清净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不住六尘、六识,不住十八界,不住欲界、色界、无色界,不住生死、涅槃,无住而住,不与万法为侣,所谓万丈光中独露身,便是清净心。譬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日月行空而不住空,照万物而不住万物,菩萨心,在尘而不染尘,在欲而离欲,在世而出世,布施时,不住布施相而生其清净心,修禅定,不住禅定相而生其清净心,忍辱,不住忍辱相而生其清净心,菩萨应一切法不住,而生其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法身佛。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得法是见道,万行庄严是修道,修至功德圆满,成报身佛是为证道。 
  报身佛有多大呢?三界之内,以须弥山王为最大,高八万四千由旬,是故文中以须尔山王来譬喻报身佛,但报身功德离相,离相功德与法身相等,故经云:‘报与法等。’所以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纵观上来之文:
  然灯佛所——大乘见道,得法。
  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大乘修道,庄严法身。
  身如须弥山王——大乘佛果证报身佛。
  大乘见、修、证,三法不离般若。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此乃金刚经较量功德之文。   佛法讲有为及无为,世间法完全是有所作为,称有为法,有为则有人天的福报,或三恶道之罪报。法身无为,无为则无相,不堕诸数,所以谓‘佛真法身,犹如虚空,无可表量。’
  有为法有三相:生相、住相、灭相,有生住灭三相就是无常,无常是不实在,所以世间法如幻如化,虽有不实,不实就是无常,无常是苦,苦就是众生,佛愿一切众生离无常的苦,得真常之乐,因此讲般若经,若世间法看不破,就不会求真常般若之法,所以一定先要把世间法放下,是故世尊先请有为世间法,再讲无为法之功德,有为法在此段经文中讲得很清楚。
  佛问须菩提,如一条恒河的沙,以一粒沙为一条恒河,所有恒河中的沙,共为多否? 
  须菩提答:‘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此是有为法,有数有量。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

  世尊云:‘我不以世间法说,我以真实的法告诉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宝物虽然多,但仍然有数可计、有量可量,是有为法,属人天福,所以佛问须菩提:‘其福多否?’ 
  一个世界的七宝布施已很多,何况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其福更多,故须菩提言甚多。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以法施于人,胜过财施,财施有尽,法施无,财施有相,法施无形,财施有为,有增有减,法施乃无为法,无增无减;受持一四句偈,能空四相,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清净法身佛,从清净心起修六度万行,庄严法身,功德庄严圆满,就是报身佛,法报和合,就是应身佛,三身佛都是从受持一四句偈的功德而来,所以受持一四句偈,其福德胜于前者。
  为他人演说四句偈,亦可令人得证三身佛,自利利他,功德更大。 
  有相布施的人天福不能了生死,见性的福可以成佛道,所以谓而此福德,胜前以恒河沙七宝布施的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即随顺,随顺其理、随顺其义、其解、其行,是故能解能行般若,才称为随顺;能解能行般若的法师代表佛,法华经云:‘当知此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世间天人,均要恭敬供养能解能行般若之法师
  ‘如佛塔庙’者,塔供佛舍利,庙供佛像,此善男子善女人能说能解能行般若,般若在心,即此身内有如来法身舍利,犹如佛塔,心内有如来法身,犹如佛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当知是人,圆满最上第一稀有之佛法,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护大般涅槃。
  佛法不离三德秘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名为大般涅槃。‘最上’是法身德,‘第一’是般若德,‘稀有’是解脱德;如来所证,不外是三德秘藏,三德也是常寂光净土,法身是常,般若是光,解脱就是寂。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会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念念无有间歇,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经典是法宝,含实相的妙理,得法名为佛宝,佛、法和合,出生功德,名为僧宝,佛在世时,所有弟子都是佛法和合的僧宝,均为天人所尊重。
  若是般若经典所在之处,有人尽能受持,其心是佛、是法、是僧,大乘三宝,常住世间。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须菩提听到世尊说,般若能令小乘人证四果,又令大乘菩萨得法,庄严佛土,成报身佛,有人随顺说般若,犹如塔庙,经典所在之处,若有人受持,即有大乘常住三宝出现世间,欣叹之余,于是请世尊为法安名,以便寻名得体,故云‘我等云何奉持’。 
  名是假名,假名之下,必有实体。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般若是智慧,犹如金刚,能荡相破执;波罗蜜是梵语,此云到彼岸,意即清净圆满,不生不灭,到诸法的彼岸。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金刚般若波罗蜜,只是一个名字,不是法,顾名思义,便可得法;顾这个名,解名中之义,得般若之法,所以云:‘以是名字,汝常奉持。’
  求法不是在名字中求,在义上求,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奉其名而持其义。所以诵经若不思惟,不能解第一义,应该从文字般若,观照其义,是为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解其义,到了涅槃彼岸,就是实相般若,就是波罗蜜。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此乃归根得旨之文。
  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文字般若,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照见万法皆空,般若亦空,故云‘即非般若波罗蜜’;般若空时,见到诸法的实相,就是实相般若波罗蜜,故云‘是名般若波罗蜜’,三般若次第而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般若不但空一切法,般若亦自空,所以般若波罗蜜义,法空心亦空,如来证般若时,一切法空,佛心亦空,故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否?’若有心则有法,便是有所说,惟是如来法空心亦空,那么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直心而答,如来心空无所说,如来法空无所得,一切心、法俱空,始终无所说,所以佛临入涅槃时,文殊请佛再转法轮,佛问文殊:‘汝曾见我转法轮耶?吾成佛至今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
  如来心空、法空,无所得心即无所说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汝既已知如来心空,无所说,一切法空,就是般若,那么大千世界的微尘空时,还可说多否?
  须菩提初不解佛意,未见微尘性空,所以答言甚多。
  犹如梦中见有黄金、有山有水、有饮有食,醒来后,别人问:‘黄金多否?’此人答言黄金甚多,山水甚美,饮食可口,当知此人,犹未梦醒,尚说梦中话。
  须菩提亦复如是,若解般若,一切法空,大千微尘亦空,则不应答言甚多。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属果报,无果报不成世界,娑婆世界是五浊的果报,是由众生过去种种妄念所成,凡夫的妄念,多如微尘,由妄念的微尘作种种业,结成今世妄念的果报,善妄念微尘造天的世界,恶妄念微尘造地狱世界,亦善亦恶的妄念微尘造人的世界,好胜微尘造阿修罗的世界,以嗔恨的微尘布施,造龙的世界,所以大千世界的果报,都是由妄念微尘造成。 
  以般若观照之,妄念微尘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微尘性空——善妄念、恶妄念、憍慢等妄念微尘,一切空空如也,妄念微尘空,即非微尘。
  妄念空,是为无念,无念则清净,妄念微尘转为清净微尘,故如来说非微尘,是名清净微尘,所以如来在微尘里转大法轮。 
  微尘空,世界亦空,世界空,‘即非世界’;微尘清净,世界亦清净,故如来说非世界,是名清净世界,是故如来于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非’者,空也,世界空,是名世界,世界不空,不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满以为,世间的因果就是微尘世界,以般若观之,一切皆空,生死大梦醒,得证实相,但出世间法,如来以三十二相,应现人间,说法度众生,可不应空。
  然以般若观照,不论世间或出世间法,均是平等,皆应空却,才可证实相,实相是诸法的实相,无世出世间两个。 
  佛问须菩提,可否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须菩提猛然醒悟,答言:‘不也,世尊,三十二相是佛的应身,应身的三十二相不空,不能见法身如来。’
  应身是由法身所现,所谓从本垂迹,因迹见本;本,是法身佛,法身本来就是佛,无有成与不成,迹,是应身佛,若以般若时计,应身佛是在四十年前,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今日世尊从法身起应身,应身佛有三十二相,见到三十二相,是否就是见到法身如来呢?
  须菩提认为法身无相,应身有相,所以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 
  着相迷性,不能见法身如来,相空,离相见性,即见法身如来。
  三十二相从缘而起,依他而生,所以三十二相无有自性,故云‘即非三十二相’,若不着三十二相,三十二相空,证实相般若,即见法身如来,法身无相而现三十二相,所以‘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凡夫未空五蕴,虽以五蕴之身命来布施,有能施所施之妄心,只可得人天福,不能了生死,更何况成佛。菩萨空五蕴,不见五蕴,不见身命,无能所之妄心,以智慧布施,是无相施,得涅槃果。 
  若有人受持此经,照见五蕴皆空,实相现前,见法身如来,从实相起修,成报身佛,从报而起应,成应身佛。
  受持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三身如来便已具足,自证三身如来,又教人证三身如来,法、报、应,三身如来是无漏福,胜过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的有漏人天福。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乃须菩提悟道之文。
  须菩提闻说此经名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乃悟闻法之心空,是故如来问有所说法否,即答如来无所说,又闻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即悟世间法自性空,更闻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了悟出世间法亦自性空,如是尽觉一切法自性空,大悟诸法的真实相,远离一切虚妄相,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须菩提是一位罗汉,未得菩萨无生法忍,未见法身,所以上不求佛道,下不化众生。
  声闻人只是断了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是故我执已破,但法执未除,今日在般若会上,得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深解第一义谛之理,不但空了我执,法执亦空,法空见法身,亦见诸法的实相,故云深解义趣。
  须菩提深悟般若经义之所趣,趣于诸法实相,远离虚妄相,恨闻太迟——阿含十二年已过,方广八年亦已过,般若二十年才解般若之义——所以流泪,叹佛稀有,既自得实相之义,又令他人得解,是故稀有。 
  须菩提是阿罗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已曾勤奉多佛,岂得不闻如是深法?岂于释迦牟尼佛所始言闻之?
  须菩提于往昔所得,乃声闻慧眼,只见我空,未见诸法空,未悟第一义实相之理,即与不闻等,至今方悟大乘第一义谛之道,故言昔来未曾得闻如是深经,悲昔未悟,故涕泪悲泣。
  须菩提因悟道而涕泪悲泣,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尚未悟道,又不知应怎么说!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这段文是须菩提证道之后,借别人来说明自己的境界。须菩提云:‘若有人闻到般若经,信心清净。’何谓信心清净?不见有一法可当情,就是心清净,从清净信心得见诸法的实相、微尘的实相、世界的实相、三十二相的实相,得见如来法身,故云即生实相。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这句话是须菩提的悟境,意谓见实相后,从实相般若流出诸佛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所有一切佛的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诸法的实相,非有非无、非生非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一非二、无生死相、无涅槃相、不可破、不可坏,是故如来说名为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须菩提谓,我现在从佛亲闻般若,佛以加持三昧力加庇于我,令我能信、能解、能行、能说般若,在后五百岁的斗诤坚固时,若有众生闻经生信,进而能解能行能持般若,是人如火里红莲,最为第一稀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为什么呢?此人离四相:无我相故,不受生死,无四大假合的人相,亦无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的众生相,更无长寿短寿的寿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他能无我相,因为我相本来就是空,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亦本来是空,空,就是‘非相’。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一切相都是虚妄,着一切相,生一切妄,若离一切相,便生一切智,得一切智,即名为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此乃如来印可须菩提之文。
  我相乃无始劫以来便有,若人依此经修行得力,忽见无我的境界现前,不敢直下承当,便惊恐起来,于是我相又重现出来,所以修行不易达无我的境界,无我则到彼岸,有我仍是此岸,若见无我的境界,直下承当,不惊不怖不畏,则见法身如来,可惜很多人在此情况下都会惊恐起来,若有良师在旁,给他常头一棒,前后际断,便能直下承当。 
  无我的境界是如何呢?虚空粉碎,无东西南北之空间性;大地平沉,无过去现在未来之时间性;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空、身空、世界空、一切法空,当此之时,若能不惊、不怖、不畏,直下承当,是为初见道。
  直下承当不是易事,古人云:‘临崖撒手,直下承当。’就是无我;‘绝后再苏,欺君不得。’就是无我之后的境界。惟有无我相的人,才能临崖撤手,才会不惊不怖不畏,是故世尊说,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无论布施或持戒等,若不能度到彼岸则不称为第一,惟有能到彼岸者才称为第一波罗蜜。在生死海中,有人以布施波罗蜜到彼岸,是故以布施波罗蜜为第一,但有些人不是以布施波罗蜜到彼岸,故不以布施为第一波罗蜜,他们是以戒波罗蜜到彼岸,是故以戒波罗蜜为第一。
  波罗蜜有十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众生无论证那一法均能到彼岸,所以第一波罗蜜,不一定是那一法,能到彼岸的便是第一,到了彼岸后,万法皆空,一法都不可立,即非第一波罗蜜。无相而有名,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须菩提疑,佛在娑婆世界修行,究竟以那一法到彼岸。
  佛在娑婆世界,以忍辱波罗蜜悟道,因为娑婆世界,诸恶充满,非忍辱不行。忍是指心,是忍自己的嗔心不起,忍自己的烦恼不生,忍则无妄想、不作业、无烦恼,完全是忍自己,不忍则起嗔心,入生死。辱是指境,境是有生有灭,有生灭即不实在,即是空,若无辱境,何来忍心。 
  若不见有能忍之心——忍心不可得;不见有所辱之境——辱境不可得;心境俱空,无忍无辱,即非忍辱波罗蜜。
  心境俱空,不见有忍辱可得,证忍辱的实相,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世尊举一事例证明。
  世尊有一生在南天竺出家为婆罗门,有一天,在林中习定,恰巧歌利王带同大臣宫女等来游玩,疲极午睡,宫女采花林中,见到仙人,立即顶礼,仙人便向她们说法。歌利王醒来时不见宫女,入林中寻至仙人处,见众宫女围绕听法,王问他修何法,仙人云:‘我以无嗔为戒。’王以剑割其耳朵试之,看他会否起嗔心,但仙人面不改容,其心如如不动,大臣即时劝谏:‘此人是大菩萨,不应伤害。’王再割其鼻、手、及足试之,仙人仍如如不动,不起嗔心,此时四大天王下沙石以惩罚歌利王,王即向仙人求忏悔,仙人云:‘我无嗔,汝不用向我求忏悔。’王问有何证明彼无嗔,仙人即时发愿云:‘若我实无嗔心,愿我身体平复如故。’即时仙人身体平复如故,皆因福德智慧淳厚所致。王再忏悔,仙人云:‘汝今日以无明剑割我身体,若我成佛,当以般若剑断汝烦恼。’歌利王就是后来的憍陈如尊者。
  世尊被割身体时,不见有我被割,不见有王来割的人相,不见有一念分别心起的众生相,不见自己性命被损害的寿者相,四相空,法身现前,内,守着法身,外,空却色身,所以当时释迦佛不觉得痛苦,无痛苦则无嗔心。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若当时世尊见有我被割,见有人来割,要爱惜自己的寿命,便会起嗔心。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可能有些人起怀疑,仙人在林中习定,怎么一下子能空四相,世尊解释:在歌利王以前,已作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证得无生法忍,所以四相不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着相起惑,烦恼生,离相见性,菩提现前,因是之故,在娑婆世界的菩萨,欲想发菩提心,应离一切相。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然则发菩提心应从什么地方下手呢?
  眼见色,不应生心,着色生心是妄心,迷失菩提心,不着色而生心,是智慧心,又名菩提心,就是从这个地方下手。
  又,因声香味触法而生心,是为不清净之妄心,不因声香味触法而生心,是为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菩提心。 
  何谓无所住心?譬如日月行空不住空,照山河大地而不着山河大地;心亦如是,于六尘之境不住,不住有、亦不住空,是为无所住心。若心住有,即为非住于菩提心,若住于空,亦为非住于菩提心。
  凡夫住有,二乘住无,两者皆非住于菩提心,故两者皆不发菩提心,若凡夫不住生死,二乘不住涅槃,心无所住,是为住于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心。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因是之故,佛说菩萨心布施时,不应住色,住色起我相——我布施;起人相——见有人来受施;起物相——见有可施之物。住于我、住于人、住于物,是为住色布施,又名为着相布施,得着相的果报,生在人天路上享福。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怎可以着相布施,享人天福,所以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见色离色,不见有能施的我相、不见有受施的人相、不见有所施的物相,人、我、物,三轮体空,才能与菩提心相应。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是’者,离四相,菩萨离四相布施,其福德犹如虚空,遍满法界,遍到天上,可以度天上的众生,遍至地狱,可以度地狱的众生,遍至饿鬼,可以度饿鬼,遍到人间,可以利益人,遍至水,可以救水溺的人,遍到火,可以救火坑内的众生,所以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就是观音菩萨的福德遍到火坑里。
  菩萨以福德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应如是离相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凡夫迷佛性,六道轮回便有种种相,例如黄金,根本无一切相,但可以造佛菩萨罗汉相,又或可造碗碟等种种物相,若着了佛相菩萨相碗碟相,便迷失了黄金的本来面目,离佛相、离菩萨相、离碗碟相,便认识黄金的非相——黄金不是一切相,但黄金能造种种相。
  真如随缘有六度万行,若着六道万行之相,便迷失真如佛性,离六度万行之相,即六度万行便见真如佛性,是故如来说一切相即是非相,一切相都不可着。
  又如布施,布施是依他起性,有受施的人、能施的我、有施物,才能和合成布施,若只有我、人,而无施物,布施则不成,或只有我、物,而无人受施,布施亦不成,所以根本就没有布施的相存在,若着相,知道我在布施,便是所知障,障见佛性,布施相一空,便见非相的如来;持戒、忍辱等亦复如是。
  我相亦是非相,四大和合才成我,四大未和合以前,那里有一个我,是故如来说一切相都是非相。一切相在什么地方?就是在眼前,眼前的一切相都可以空掉、可以非,觉一切和合相即是空相,即名为无上觉。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有妄想有生,无妄想无生,若离妄想即无众生可得。
  众生只是一个假名,无有实体,众生就是贪嗔痴,贪何曾有实体,对物说贪,离物何来有贪,是故贪亦是一个假名,犹如水泡一样,起了又灭,只不过灭了又起,如是生生灭灭,相续无间断,是名为众生,离了贪的妄心,无妄想生起,即是无生,无生无灭也就无众生,那里有一个众生可得,是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众生无生,实相现前;诸相非相,法身现前;只要离相,即见法身,禅和子一喝一棒,就是要人离相。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其实是金刚经的骨髓——众生无生便是佛,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真语者。
  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是实语者。
  如理如说是如语者,不欺诳后学是不诳语者。
  如来所说法,始终如一,过去佛如是说,未来佛亦如是说,是不异语者。
  以上是我本人的解释,依六祖的解释如下;
  真语——一切有情无情,皆有佛性。
  实语——作恶一定受苦报。
  如语——行善一定得乐报。
  不诳语——般若波罗蜜多出生三世如来,决定不虚。
  不异语——如来所说法,初善、中善、后善,一切天魔外道无能胜及破坏者。
  此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是证明佛所说的两句话:‘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法体空寂,无相可得,故无有实;空寂体中,具有恒河沙清净功德,用之不匮,故亦无虚。若语其有,无相可得,是为无实,欲言其无,用之不匮,是为无虚;故如来所得的法,不可以说有,亦不可以说无。
  念佛,也是无实无虚,开始时是有念而念,后来是无念而念,无念而念比有念而念更好,有念而念是有心去念佛,是有实,念得马马虎虎,是有虚;无念而念是无实,念起来很相应,不觉得辛苦,是无虚;无实就是无为,不觉得有所作为,无为法功德广大,就是无虚。
  ‘应无所住’是无实,而生其慈悲喜舍的清净心,就是无虚。
  修行人所作的一切事,若能与无实无虚相应,不久便得般若妙用。无实,即不可得心,无虚,就是做事恰当。
  其实一切法都是无实无虚,性空缘起是无虚,缘起性空是无实;例如滴水成冰,冰是无实,但冰有作用,是故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着法住法,即是妄心,妄心就是无明,迷了真如,不见法身妙理,故云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不住法便是智慧心,智慧光中,见智慧心内具有恒河沙称性功德,如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此文中布施之喻,是解释‘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住于法而行布施,有实有虚;不住于法而行布施,无实无虚。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如来灭度后,当来之世,魔强法弱,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法难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读诵在心,精进不忘,依义修行,离四相,则般若现前,是为开佛知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诸法实相是,能出生一切佛功德,故云‘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惟佛乃知。
  悉知者,佛以三智尽知,悉见者,佛以五眼尽见。
相关栏目:《金刚经》浅释

【学佛有问必答】

如果您在学佛过程中遇到种种疑惑或者困惑,推荐您加佛有的微信号"foyou188",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人工咨询服务,专家坐诊、有问必答!南无阿弥陀佛。数千个学佛答疑文章已整理,点击这里打开


十方众生,佛要救你!亿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