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事迹传记 >> 当代大德 >> 正文

典型夙昔之十二──煮云法师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们的弘法事业走的更远

 

  煮云法师(一九一九 ── 一九八六),江苏省如皋县人,国共战后随国军来台,对佛教在东台湾的弘传,及净土宗在全台的流布,有相当重要的贡献。

  法师生于贫困之家,成长过程又正值中国战事频仍之际,出家求道可谓备尝心酸。来台初期,虽曾一度餐风露宿、居无定所,但仍不改宏扬佛法的决心。当初高雄凤山佛教莲社的成立,及后来“精进佛七”在全台的推行,与法师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下,且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瞻仰煮云法师的不凡行谊。 

  求道艰辛 不改其志 

  煮云法师是在十九岁出家的(于江苏如皋城北的惠民寺),当时对日抗战才开始不久。初出家的他,立志要成为一个能够讲经说法的“法师”,然而,依止的道场却一天到晚在“赶经忏”。他虽想“参学读书”,但都受到当家诃斥,因此甚感挫折。好不容易,藉由“受戒”的名义,法师终于得以离开剃度的祖庭,前往南京栖霞山参学,但当祖庭方面得知他有意于栖霞律学院求学时,却立即断绝金和物质援助,这使法师的生活陷入了窘境。法师的窘况让他招来了学院内许多人的嘲笑和排挤,甚至有位当家师当众提名,要他不要念书,到库房为人服务。

  其实,当家师之所以独独刁难煮云法师,是缘于“以貌取人”。《台湾高僧》一书云:“煮云年纪比一般律学院的同学大得多。当时学院学僧年龄平均在二十岁以下,十四、五岁者比比皆是,而当年煮云已二十三岁,长得人高马大,加上生活清苦人显得削瘦而苍老,看上去比实际年岁大得多。”虽然遭到屈辱和排斥,但煮云法师并没有因此气馁,他不畏粗重劳役,私下自修学习,后来考上当时京沪线上最高学府 ──  镇江焦山佛学院。

  不过,考上焦山佛学院,并没有为法师的求道生涯引上坦途,在办理入学时,主事者又因为“外貌”将他拒于门外。《台湾高僧》对此事有如下记载:“当时佛学院的副院长看到煮云,印象非常之坏(当时煮云因为环境不好,人显得苍老,使人看到像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即时对教务主任说:‘他能入学读书,我也可以入学。’就因为这句话,他被拒于焦山佛学院之外。这是煮云第二次因以年龄而受辱,当年煮云不过二十五、六岁。”备受奚落的煮云法师,以作苦工来换取旁听的资格,但一学期后,依旧无法成为正式生,因此,他默默离开,前往上海清凉寺。虽然为了生活,他不得不重拾“赶经忏”的生活,但研经教、度众生的志向,始终不曾忘却。 

  东台弘法第一人 

  煮云法师在民国三十九年时随国军来台,当时由于台湾刚发生过“二二八事件”,国民政府又雷厉风行要剿灭“匪谍”,因此,台湾人对所谓“外省人”大多没有好感。原本应台南某寺住持之邀,要到该寺任职当家的煮云法师,也因此受到波及。法师在回忆文中曾如此自述:“我刚到台南时,因地方上的不谅解,不容许外省人加入当地佛教会,甚至住进寺庙都不可能。所以那时候的我是非常潦倒的。”被迫离开寺庙而无处安身的他,只能栖身在一个好心的李太太家的走廊下,用竹子搭一间简陋竹屋,在其中修行念佛。法师在竹屋中居住长达六个月,直到慈航法师在台南市佛教会中,极力呼吁善待大陆来台僧人,这才结束寄人篱下、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这是煮云法师来台初期备尝艰辛的一面。

  说起法师在台湾弘法的事迹,便不得不提他和东台湾的深厚缘分。民国四十二年,法师被推举为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由于奉命前往台东的支会召开会员大会,因此便为“东台弘法”埋下伏笔。《台湾高僧》中对于法师在台东布教的法缘,有简要详明的记载:“台东是佛教的化外之地,光复以来仅慈航与圆明两位法师去过一次弘法外,四十一年夏省分会复去过一次,再没有其他人来过东台湾,这一趟台东之行,煮云随缘弘法一周,为中佛会打开后山布道之门。”

  往后,法师便常应台东莲友的乞请,前往讲经弘法,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台东县境。为了使佛法普泽东台湾的人民,法师甚至深入当时台东和花莲的山地部落,为原住民同胞皈依、说法。这种不畏劳苦的精神,奠定了东台湾学佛的风气和基础,为原本是佛教化外之地的东台湾,孕育了一朵朵芬芳的清莲。 

  弘扬净土 倡议念佛 

  煮云法师在台湾弘法,自始至终都宣扬净土法门,尤其民国四十二年四月正式驻锡凤山佛教莲社(原名“凤山莲社”)后,对净土法门的推广更为积极。首先,是念佛会的成立。除了凤山本地设置之外,法师更协助东台湾的莲友,成立诸如:台东念佛会、新港念佛会、关山念佛会………等,由此可见其著力用心处。最值得注意的是,凤山佛教莲社举办了多次的弥陀佛七,这对往后净土法门在岛内的弘传,有相当的意义。而法师在晚年所筹办的一系列“精进佛七”,对往后台湾净土道场“打七”的风气,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台湾高僧》对此事有如下记载:“民国六十一年农历二月,正式创办精进佛七于台东清觉寺。当时煮云的身体情况只适合念佛,于是与清觉寺慈琛、慈照、慈宗三弟子商量办精进佛七,可是既无财力也无宽阔场地。但因缘说来也奇怪,当时清觉寺有一信徒赵云鹏居士,知道这个计划之后就献了一块地,作为精进佛七的道场。但草创的佛七道场十分克难,佛堂上的西方三圣像无钱塑造,还是请人手绘,其中艰苦可见一斑。民国六十三年农历一月于台东清觉寺首办大专精进佛七,六十四年农历三月再办第一届出家班精进佛七。六十五年暑假举办青少年及儿童之精进佛七开始,至七十五年七月止,煮云往生前的一、二个月,几乎是每个月都主持一次精进佛七。”

  由以上简略的史事可知,净土念佛法门在台湾的弘扬也曾筚路蓝缕,有无数大德在前头披荆斩棘,今日吾人安享成果,怎能不戮力精进呢?

  煮云法师在动荡的时代中,孑然一身漂泊来台,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他没有因为种种生活上的艰难、困顿,而忘却立志做为一个“法师”要终身“以法施人”的志向。他对台湾佛教的重大贡献,除了前文所述之外,还包括:组团在全台巡回宣传大藏经(这对台湾佛教在教义研解上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积极筹办“净土专宗佛学院”(培育弘法人才)。点点滴滴都使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最匮乏的环境要开创一番利生事业,就像在最贫瘠的土地上要开出一朵花,都需要过人的毅力和勇气,这一点,我们从煮云法师的身上体会到了。老人家虽然已往生多年,但相信他的付出将继续福荫众生,激励众生向解脱大道前行。

 

相关栏目:当代大德

【学佛有问必答】

如果您在学佛过程中遇到种种疑惑或者困惑,推荐您加佛有的微信号"foyou188",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人工咨询服务,专家坐诊、有问必答!南无阿弥陀佛。数千个学佛答疑文章已整理,点击这里打开


十方众生,佛要救你!亿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婚外恋的十大典型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