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戒杀与放生 >> 放生文库 >> 正文

《认识与存在》为济群法师最新书稿。2001年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全书九万余言,我们将在此陆续刊发。

  唯识宗为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自民国年间复兴之后,影响日益广泛,不仅教界很多大德都曾致力于唯识研究,学界也纷纷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唯识宗涉及的经论共有六经十一论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唯识三十论》,可以说,它是代表了唯识核心思想的一部著作。本论在历史上曾有多家注疏,仅仅在世亲菩萨入灭后的百余年内,就有十大论师相继为其撰写释论。唐代玄奘三藏把《三十论》译成中文,同时也揉译了十大论师对《三十论》的注释,为《成唯识论》。在翻译《成唯识论》的过程中,玄奘三藏边译边讲,其门人弟子藉此撰写了多部疏记,弘扬唯识思想。近代以来,随着唯识学的复兴,也先后出现了许多有关此论的注释。因此,我们今天来学习《唯识三十论》,参考资料可谓多矣。
  从通俗弘法的意义上来说,唯识宗也有它的独到之处。汉传佛教中的其他宗派,如天台、华严及禅宗的经论,往往侧重于法性的探究,谈玄说妙,往往深奥难懂。而唯识侧重法相的分析,关注现象的研究,对宇宙人生的开展,心物现象的透视,认识与存在的关系,都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我本人在弘法过程中,也开始将唯识思想运用于通俗佛学讲座,先后开设过《佛教心理学》、《心灵环保》及《人性、人心与人生》等专题讲座。立足于人类心性来认识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将会成为我关注的重点所在。
  唯识宗博大精深,我们在几周内当然不可能作深入的探究。希望通过对《唯识三十论》的学习,能够使大家对唯识学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在进入本论之前,先和大家谈谈唯识学的相关知识。

第一章 绪论

一、唯识学在佛经中的地位

  佛教考察各宗派的地位,主要是采取判教的方式。判教虽然是汉传佛教的特色,但在佛教经典中,早已存在判教的思想,如《涅槃经》所说的“半教”和“满教”,而叙述最为详尽的,当属《解深密经》。汉传佛教的判教,反映了祖师们对佛经的理解,可他们所作出的判摄,往往也结合了本宗弘扬的需要。唯有唯识宗对佛陀的整个教法作了非常客观的划分,称为三时判教:初时是有教,第二时是空教,第三时是中道教。
  初时有教,《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说:“初于一时在婆罗奈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佛陀最早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发心趣向解脱的声闻众,开示四谛法门。这一时期的代表经典为《阿含经》,主要依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深刻揭示了其中的因缘因果性,从而提出无常及无我的真理。声闻众依此无常无我之见,沿着四谛法门的原理,最终趣向解脱涅槃。这一思想的出现在世间虽是“甚奇希有”,在佛陀之前的任何宗教哲学都不曾揭示过,但还是具有针对性的说法,并非究竟了义之见。
  第二时空教,《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说:“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还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这一时期的教法为般若教,说法对象是初发大乘心的行者,代表经典为《般若波罗蜜多经》。此经煌煌六百卷之巨,在佛教典籍中份量最大,主要开示了诸法缘起无自性、空、无相、无所得的真理。但《般若经》所揭示的一切法无自性空的思想,仍属于有针对性的说法,是针对着人们的自性见,即针对“有”的执著而方便宣说。所以,《解深密经》认为这也还是佛陀隐密相的说法。
  第三时是中道教,《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说:“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第三时期教法的代表经典是《解深密经》和《华严经》。《解深密经》的主要思想为三性三无性,依此显示中道的真理。三性三无性既讲有,也讲空,既不偏谈有,也不偏谈空。因为一切法都包含着有和空两个层面,如遍计所执性是空的,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则是有的。《解深密经》如实显示了法的有与空,为佛陀的究竟显了之说。所以说,唯有这第三时的唯识中道教,才是世尊普为一切发心趣向无上菩提的人而说。
  三时教法的区分,涵盖了佛陀一代时教的不同思想时期。对照佛教在印度发展演变,同样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佛教发展的早期,主要依佛陀开示的阿含法门而有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建立。其后,大乘佛教逐渐兴起,初期大乘的弘扬者龙树菩萨依《般若经》造《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特别针对部派佛教有部的自性见而说无自性空。但在般若性空思想的弘扬过程中,有些行者因听闻诸法皆空,而如刀伤心,不能信受;有些行者则不善解空,乃至错会空义,堕于拨无因果的恶趣空中。于是,弥勒、无著菩萨又依《解深密经》弘扬唯识中道思想,使瑜伽唯识成为中期大乘佛教的主流思想。

二、唯识学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出现

  唯识学出现于佛陀灭度后八百余年,也就是公元四、五世纪期间。唯识宗的出现和形成,有三个关键人物:即弥勒菩萨、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
  弥勒菩萨亦称慈尊,也就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为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目前居住于兜率内院。兜率天乃欲界第四重天,外院有众多天帝,整日过着色身香味触法的生活,是极尽享乐的花花世界。而内院则是弥勒菩萨的修行之地,许多祖师大德,如道安大师、玄奘大师、窥基大师及近代的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都回向往生兜率净土。他们不仅回向往生兜率净土,在有生之年,还时常前去向弥勒菩萨请教。《大唐西域记》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很多,那些大德们已证得阿罗汉果或有精深的禅定工夫,当他们对经教中的某些法义存有疑问时,就在定中上升到兜率内院亲聆弥勒菩萨教诲。唯识宗就是这样出现于世的。
  在当时的印度,因对般若性空的过分弘扬而导致诸多流弊。无著菩萨在对空义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疑问,于定中上升兜率内院向弥勒菩萨请教。弥勒菩萨针对无著的疑问作了精辟开示,使其对空的真实内涵豁然开朗,并深感弥勒菩萨的教诲正可切中时弊。无著菩萨很想使这一殊胜的教法在人间得到流传,但深知仅凭一己之力尚不足以使人生信,于是诚邀弥勒菩萨来到人间弘法。据有关典籍记载,弥勒菩萨应其所请,每日于黄昏时分降临人间,相继演说了《瑜伽师地论》等五部大论,并由无著菩萨记录成文,成为流传至今的“弥勒五论” 。因为这一渊源,唯识宗尊弥勒菩萨为初祖,无著菩萨为二祖,世亲菩萨为三祖。
  唯识学的出现,一方面是对治当时印度所出现的恶趣空的现象,一方面是弘扬唯识的中道思想,通过唯识理论来破除众生的我执和法执,它的现实意义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当然,任何一个宗派的成立,不论空宗也好,有宗也好,乃至中国的八大宗派,都要以经典为依据。如天台宗依据《法华经》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华严宗依据《华严经》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中观宗依据《般若经》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唯识宗也不例外,它所依据的经典有六部,其中最重要便是《解深密经》,依此建构了唯识学的理论体系。
  瑜伽唯识学的出现,也和早期瑜伽师的修学实践有关。早期的唯识学也叫瑜伽或瑜伽唯识,根本论典为《瑜伽师地论》。瑜伽是梵文音译,意为相应,指自己的心和真理或修观的某种境界达到一定程度的相应。瑜伽师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禅师,而《瑜伽师地论》即为阐述禅师修行次第及方法的论典。所以说,唯识宗在建立之初是基于禅者的经验,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纯理论建构。当然,唯识宗有完整的理论体系,通过逻辑论证及因明的认识论来成立唯识,在理论建构上极为严谨。如《唯识二十论》是“释七事以成唯识”,以破除外道的种种疑惑来论证唯识;而《唯识三十论》则以正面的阐述来成立唯识。但考察唯识思想出现的源泉,却和禅师们的修行实践是分不开的。
  瑜伽师在修行中非常重视观想,而修观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种种境界。修水观成熟之际,所见处处皆水;修火观成熟之际,所见又处处皆火;修念佛观成熟之际,能亲见佛陀并听其说法,这在《般舟三昧经》等诸多经论中都有相关记载。也就是说,禅师在修观时会随着意念显现相应的境界。关于这些现象,《摄大乘论》以一个偈颂作为说明:“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
  《大乘阿毗达摩经》亦云:“菩萨成就四智,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知真实故。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菩萨成就这四方面的境界,方能更为深刻地体会唯识义理。其中还说到,八地以上的菩萨,可以随自己的观想将山川变为黄金,将大海变为酥油。而当无分别智显现之际,一切境界都不再存在,这也正是禅宗所说的“虚空粉碎,大地平尘”。如果这个世界真实存在,怎么会在无分别智显现后便土崩瓦解呢?种种经验表明,世间万物皆是唯识所现而已。
  瑜伽师在禅修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唯识无境的道理,感受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未独立于认识之外,而是根据认识和经验所建立,甚至会随着我们心念的转变而转变,其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外在实体。基于这样的经验,禅师们进而在经典中寻找依据,由此建立了唯识的理论体系,帮助我们破除我执和法执。
  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这一部分,便为我们建构了明确的修行次第,尤其是禅定修行和定道资粮,这也是唯识观得以成立的基础。在佛法修行中,止观是一体的。我们现在学习的大乘中观,唯识宗的唯识观,天台宗的三止三观,以及华严宗的观法,都属于实相观,是理论建构与修行实践的统一。但我们往往发现,这些观法很难实际操作。学习唯识的有几个在修唯识观?学习中观的又有几个在修空观?之所以修不起来,主要是感觉大乘观法很抽象,没有着手之处。而小乘的观法就非常具体,如白骨观、不净观,让我们去观想一个具体的事物,更符合常人的思维习惯。
  那么,是不是大乘的观法就无法付诸实践呢?其实也不尽然。其中涉及到几个原因,首先,任何一种观法都要有禅定的基础,而我们现在的学习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并没有落实在修行中,当内心尚处于散乱之际,怎么可能去观呢?但也不是有了禅定基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外道也有四禅八定,可他们虽禅定功夫了得,终究没有闻思经教,没有正见作为指导,既没有无常见、无我见,也没有性空见、唯识见,自然不可能引发智慧,只能停留在世间定而已。所以,要修唯识的观法,必须对唯识理论有透彻的了解,确实知道唯识究竟是怎么“唯有识”,否则还是观不起来。由此可见,正观应以正见为保障,禅定固然重要,但正见更为关键。
  唯识和中观的不同之处在于,中观是对世间心物现象进行智慧的透视,而唯识则是从认识论着手,对一切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证。有情的烦恼痛苦都是来自于认识,正是因为认识的偏差,才对世界产生了种种错误知见。如果认识能够得到纠正,由此导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唯识宗是建立在因明的基础上,因明为五明 之一,相当于现在的逻辑学。所以唯识理论有着非常严密的次第,通过理性的、层层深入的方式去表现,更易为现代人接受。我们通过对唯识的学习,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认识有正确了解,一方面要积极改变原有认识,对世界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审查,从而净化我们的精神主体。这也就是唯识宗所强调的转依的过程。

相关栏目:放生文库学佛答疑请进入:学佛有问必答网常见问答集锦(还可以免费人工答疑)

——————【欢迎支持我们,按月赞助者,网站留名+功德回向】——————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赞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