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佛经 >> 金刚经 >> 《金刚经》浅释 >> 正文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世尊观察须菩提的所证予以印可,并且说末法五百年或现在以后,如果有人听到此般若空性法门,并且此人对人无我之法不惊、对法无我之法不怖、对一切人法之空性不畏,这样的人确实非常稀有。

  根据嘎玛拉希拉的观点解释,应从闻思修而分别解说,不惊是听闻空性法后思维其义不生惊怖,不怖指修持,不畏指精通后,完全乐意接受。具足此三种功德之人,已于无量佛前积累资粮,善缘善根成熟之故,今生有这样的殊胜因缘,并且于般若空性不生畏惧。此处怖畏并非如害怕魔鬼般的恐惧心理,而是指认为空性法不应理、不可能,无法接受诸法的本来空性。笔者出访泰国在一次演讲前,有位法师提醒暂时不应涉及中观空性方面的法,否则听众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在演讲时特别小心懂慎,一提到空性马上转移。确实一些小乘根机的人对空性法门存有执着,印度历史上曾有两位行持十二头陀行的小乘比丘来到阿底峡尊者面前求法。尊者先为其宣说小乘人无我法,二人喜不自禁,尊者又进一步讲大乘法无我时,二人惊恐万分地说:太可怕了,请尊者切莫如此宣讲。当二人听到尊者诵读《心经》之时,忍无可忍便以双手遮耳而逃,由此可见法器清净非常重要。《四百论》中亦云:“愚闻空性名,皆生大怖畏,岂见大力者,怯弱不生畏。”确实慧浅识薄的愚劣之人,听闻空性法的名字都会生起大怖畏,可见甚深空性法义难以为人接受,若听闻后不生恐怖的确极为稀有难得。特别是当今末法浊世,邪魔外道的各种邪说、邪法充斥世间,凡夫人的空性慧微弱,对空性不易理解。即使闻思空性法理的经论后稍稍有些感受,若疏于薰习,则几天几月后又被强大的凡俗分别念遮障,逐渐消于法界。般若空性如此难得,所以有缘者应经常训练修习,增上自己的空性习气,通过这样的方式,依不可思议法性力必定能够入于如来大智海中。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般若波罗密),实即并非实有的第一波罗密,只是名言假立的第一波罗密。

  佛接着说十波罗蜜最殊胜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即智慧波罗蜜。它不是一般世俗法,在究竟实相中而言,般若以言语思维无法表示,离一切戏论,但在世俗名言中可以承认是第一波罗蜜。此处词句上义净、玄奘译本与藏文本相同。玄奘译为“如来所说最胜波罗蜜多,无量诸佛世尊所共宣说,故名最胜波罗蜜多。”般若空性法门非常殊胜,是所有诸佛的最究竟密意。其余布施安忍精进五度是佛为生起智慧而说的方便法,如《智慧品》中云:“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智慧度的地位至关重要,它是证悟一切万法实相的究竟法要,《般若八千颂》中云:“须菩提,所有江河,入于恒河大江,彼等随同恒河而入大海,须菩提,如是五波罗蜜多,若以智慧波罗多摄持,则至一切智智位也。”五度如盲,般若如眼,若无智慧明灯引路摄持其它五度,仅以自力不能得到佛果。《入中论》亦云:“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胜果。”

  佛经与论典不同,论主要集中次第分析、解释佛经的深义,如《入中论》分品针对第一地菩萨的境界、第二地菩萨的境界,一直到第十地菩萨的境界,进行辨析,经则是对佛与弟子日常生活语录的如实记载。本经并未顺序讲般若布施忍辱,而是佛陀应机施教开阐玄义的乘兴之说。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须菩提,所谓的忍辱波罗密,如来说并非实有的忍辱波罗密,只是名言假立的忍辱波罗密。

  世尊因地修道过程中确实修过忍辱波罗蜜,这是就凡夫所见而言。以胜义谛智慧观察时,所谓菩萨所修的忍辱波罗蜜多非忍辱波罗蜜多。无能辱者、安忍对境怨敌,可忍之事、安忍的方式及嗔恨烦恼等等都是三轮体空的境界,因此说实相中即非安忍波罗蜜。

  翻开记载释迦牟尼佛本生的内典《白莲华传》,世尊从久远劫修过的安忍波罗蜜历历在目,这些苦行观待凡夫众生的显现称之为忍辱度。佛陀在《十地经》、《般若经》为主的众多大乘了义经典中明示,所谓波罗蜜多即非波罗蜜多。《十地经》中亦云:“若彼三轮无所得,并毫无执著,以无漏的智慧摄持忍辱度回向之善根,即是出世间无漏的波罗蜜多。”大乘三地菩萨增盛忍辱波罗蜜时,其相如《入中论》所述:“设有非处起嗔恚,将此身肉并骨节,纷纷割截经久时,于彼割者忍更增。”名言中菩萨对无缘无故伤害修安忍,即使将身肉一块一块的剖割也不报之以嗔;胜义中了知诸法本体空性,对这样的法性不生畏惧即是无生法忍,也是最殊胜的忍辱波罗蜜。《般若一万八千颂》中云:“若对有为法产生执著,相似法忍尚不可得,真实法忍更不可得。”欲效大菩萨修菩萨行,必须通达三轮体空的本义,遇到违缘现前才不会生起强烈的嗔恨心。世间常常有些修行人,自认为修行境界很高,已经证悟法性,纵情安逸不取舍因果,对任何法都不执着,但每当遇到违缘时,往往这种人的嗔心更激烈。藏地有一种全身红色的虫子,牧民小孩子故意触恼它,将它放在太阳下滚来滚去,它很生气,一会儿就气得爆炸了。凡夫的脾气亦如这种虫子一样,稍一惹就会爆炸。因此修行者欲通达证悟般若空性,应努力学修不可思议安忍波罗蜜多。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为什么呢?须菩提!比如我从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修忍辱度时,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在因地作持戒仙人之时,有一国君名歌利王(歌利为梵语,译为恶君)。他的行为非常凶暴恶劣,臣民们很害怕他,唯恐避之不及。一次国王带王妃宫女眷属一起去森林中打猎,国王累了,就在森林中休息。王妃们一边游山玩水,一边采集花果,当她们走到寂静的山林深处,看见持戒仙人在坐禅时,对他生起很大信心,向他求法。仙人觉得王妃很可怜,为断除王妃的贪欲,便向她们宣说佛法。国王醒后见王妃不在左右,就四下寻找,当他听到男子的声音,循声找到了仙人与王妃,心中生起强烈的嗔恨心,责问仙人:“你为什么和我的王妃在一起?”仙人说:“我的心很清净,无有任何染污。”国王又问:“你没有染污心,是不是得了阿罗汉果?”仙人说:“没有。”国王又问:“你是否得阿那含果?”如此一一问四果后,仙人说:这些果位我都没有得到。王说:“你既未得圣果,为什么不会对我的王妃生贪心呢?你肯定会对她们有贪欲心。”当时国王问仙人:“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持戒。”“你怎么能持清净戒,未登地你不可能持清净戒。”仙人说:“我持的是安忍波罗蜜多清净的戒律。”国王依旧不信:“让我片片割截你的身体,看你还能不能安忍!”国王不分青红皂白将持戒仙人的身肉一块一块割下,仙人依般若波罗蜜多,离一切相安住法界本性,未生丝毫恨意与后悔心。每割一刀,国王就问能不能安忍,是否后悔,仙人都回答能忍。国王残害仙人时,四大天王不满国王的暴行而降下沙雨,使国王极度恐惧而向仙人道歉、忏悔。仙人浑身鲜血淋漓、遍体鳞伤,国王非常懊悔,却无能为力。仙人说:如果我行安忍无嗔恨后悔,愿我的身体立刻恢复。以谛实语的加持,仙人的身体立刻恢复如初。当时仙人对国王的暴行不但不嗔恨,反而对他生起大悲心,发愿:“愿我将来成佛时先来度化你。”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果然先度化了往昔的歌利王,即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阿若憍陈如尊者。

  佛以自身为喻从修行的角度讲菩萨因地修忍度已无五蕴的执著,远离了四相。凡夫众生执着假合的五蕴为“我”,当“我”受到威胁伤害时,自然而然会生起嗔恨。菩萨已经离一切相状执著,住于真实法性修忍辱时,无受辱者、施辱者、忍辱方式的相状,故无有嗔恨。如《宝鬘论》中云“若时有蕴执,彼即有我执,由我执造业,从业复受生。”只有反之,才可成就安忍解脱。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为什么呢?我在过去被片片割截身体时,如果当时有四相实执,必定会对歌利王生起愤怒的猛火。

  如果有我执,就会有执着自己和他人的心,进一步会起贪己和嗔他之心,从而产生一切过失,产生一切烦恼以及种种过患。《释量论》中云:“若有我执他,因执自他故,生起贪嗔心,从而生诸过。”而断我执者,则远离了一切轮回过患,离一切相状执著,从而断除了生起贪心和嗔心的因缘,既不会对歌利王的王妃生起贪心,也不会由于歌利王用宝剑割截身体而生丝毫嗔心。如果相续中生起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则不会有贪嗔等烦恼。凡夫人炽燃的贪嗔猛火,只有用空性甘露雨才能彻底消除,因此有缘者应专意致力于闻思修空性法门。

  下面以佛因地修安忍无丝毫嗔心,即为忍辱度,表示应通达四相无相。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须菩提!我能回忆过去五百世中作安忍仙人,在那些时候已断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执著。

  歌利王的公案与此处忍辱仙人的公案是否一样呢?汉地道明法师等说二者是一个故事,久尼夏智从字面上也做了一样的解释。此处分别作两个公案也可以,即歌利王时代世尊变成持戒仙人,具争国王时代作忍辱仙人,内容与故事体裁几乎相同。《百业经》、《贤愚经》的各各公案中根据世尊发心的不同,内容稍有差别,体裁大致相同。《贤愚经》中记载世尊在因地曾经作过多次仙人,名字都叫安忍,其中有关于忍辱的这样一则公案:

  印度鹿野苑有位具争国王,其生性野蛮,喜欢到森林中打猎。一次国王带着王妃宫女去森林,国王打猎疲倦躺下休息。王妃们游赏嬉戏时,见到寂静花园中有一位肃穆庄严的仙人,王妃们对他生起信心,供养仙人一些鲜花水果,然后恭敬求法,仙人也以大慈大悲心为她们传授殊胜的妙法。正在传法时,国王寻声而至,见王妃们与仙人在一起,因此生起强烈的嗔恨心,气势汹汹地责问:“在无人的地方与女众说话是何道理?”仙人答:“我在给她们传解脱的甘露妙法,没有做其他事情。”国王问:“你得过四禅吗?”仙人说:“没有。”国王又依次问无色界禅、四无量禅、色界禅,仙人皆答没有。国王又说:“既然没有得到这些境界,凭什么敢与这些女人在一起,你到底有何境界?”仙人说:“我得到不害众生的安忍境界。”国王说:“你真能安忍吗?”仙人答:“能。”国王挥宝剑砍下仙人的两个手指,问:“你现在能不能忍受。”仙人说:“能。”国王又割仙人的脚、耳朵、鼻子,仙人皆安然忍受。这时仙人的五百眷属以神通从空中飞来,天人也降下冰雹惩罚国王。此时国王生起极大恐怖与后悔之心,在仙人前作了忏悔。眷属们问仙人有无后悔心,仙人说:“我没有丝毫后悔。若我无后悔之心,愿我身体恢复如初,否则不要恢复。”以真实语之加持力,仙人身体立刻恢复,并告诉国王:“今天你用宝剑割我的身体,愿我成佛后,用智慧剑斩断你的无明烦恼。”当时的具争国王即佛在鹿野苑首先度化的一位比丘。

  鸠摩罗什译本“又念过去世”中之“又”字表明这两个公案是分开的。前文从一地菩萨的布施讲远离四相,此处是从圆满安忍度讲三地菩萨,如何远离四相。

  往昔如来如何发心修行,后学的佛子也应如何发心修行,《入菩萨行》中云:“如昔诸善逝,发愿菩提心,后次第安住,诸菩萨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释迦佛在因地修忍辱波罗蜜多,被人用刀子割截身体时未生丝毫嗔恨心,现在学修如来教法者也应如此。有些学法者被他人稍稍碰一下或说两句就会不高兴,还有种种不如法的反应,虽然每天发心偈子念得很好听,但对照世尊往昔的忍辱行为也应该羞愧汗颜。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菩萨应远离一切相状发无上圆满正等觉的菩提心,不应执著色法生心,不应执著声、香、味、触、法生心,应不执著任何法生起真实无伪的胜义菩提心。如果自心有一丝执著,就不是真实的境界。

  此段经文中,世尊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结合起来告诉须菩提:作为菩萨应该发远离一切相状,无有任何六境执著的菩提心。《中般若经》云:“佛告须菩提:‘一切所缘乃大菩萨之过患,一切无缘乃无过也。’白言:‘世尊,何为有缘?何为无缘?’佛言:‘须菩提,色乃有缘,如是受、想、行、识亦是大菩萨之所缘,眼为有缘,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皆是大菩萨之所缘……。”世尊昔日修安忍波罗蜜即是以此殊胜发心而得到成就,作为佛的后学弟子,也应发离一切戏论的胜义菩提心利益无边众生。无任何三轮执著的菩提心则是胜义菩提心,心相续生起真实无伪无任何缘执的胜义菩提心,即能专注真实中,心中无任何执着,则能如《楞严经》中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能一心专注在每一个法和它的本相上,无有任何执著则与如来境界相同。

  为利益众生,修行者应在世俗名言中修安忍波罗蜜,在胜义中修无住的安忍波罗蜜。法王如意宝说:“不管任何人怎样害我,从现在起我发誓永不伤害任何众生!”修行人不仅要口头上如是发愿,在实际修学中,为了实现这些誓言,必须勤习般若空性法。即如梦如幻中,愿众生离苦得乐,对其修安忍等波罗蜜多,胜义中不应有任何执著之心。具有一定修行境界的人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验,唐代永嘉大师云:“恰恰用心时,恰恰不用心。”心正在专注时无可专注,恰恰发菩提心时,在胜义而言无有可发。初学者通过闻思通达空性便可逐渐去除有实无实的种种执著,如果心还落于执著,就不是真实的境界。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云:“若实无实法,皆不住心前,彼时无他相,无缘最寂灭。”一切有实、无实之法皆不住、不执著于心时,不会有其它成实之相,心无有任何所缘即是离戏的最寂灭境界,也即世尊成道时所说的“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所以诸佛在经中说:菩萨心不应执著色法而行布施。菩萨为利益所有的有情众生,应以般若智慧摄持以三轮体空的方式修布施等善行。以正理观察时一切相不是相,一切众生在胜义中也不是众生。

  诸佛在经中说菩萨不应以执著色等诸法之心而作布施,世尊又说为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应如是布施,目的是从安忍法空讲三轮体空的智慧波罗蜜。菩萨行持六度万行都应以三轮体空的根本智慧摄持,为了利益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也应作财施、法施、无畏施,在如梦如幻的显现中行持六度积累资粮。而如来所说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相皆为非相,依了义经典可知一切众生不是众生,心中应生如是定解:未经观察时有茫茫如海的无量众生,真正观察时众生与佛的本性无二无别,以此原因而谓众生不是众生。《入行论》中云:“众生如梦幻,究时如芭蕉,涅槃不涅槃,其性皆无别。”无垢光尊者云:“诸众唯心心如空,胜义不生空性中,自心离戏中安住。”在实相中众生也即无生无灭的空性,众生与佛皆有如来藏,其本性等无二致。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的语言断除了一切过失,堪可信任,因为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胜义理观察一切诸法皆非实有,众生毕竟不生灭,在凡夫现量中一切都有生灭存在,这样的境界是谁说的?合理吗?可靠吗?一般人都会产生类似的疑惑,因此世尊告诉须菩提及未来人:如来不同于凡夫人,他的金刚语是究竟的皈依处。世尊从上述五个方面强调了这一点。

  《释量论》第三品广泛建立自宗时以“无因不说妄”成立如来是真实语者,世尊不会说妄语,因为佛陀的贪嗔痴烦恼皆已断尽无余,不存在说妄语的因。按世亲论师的观点解释“如来是真语者”为名言中如来所说一切法皆真实不虚,如因果、轮回、须弥山的高度、各种形体和形象辨别,生老死病、地狱寒热的痛苦等,世间的历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不管是推测还是科学仪器测量都难以知晓,而如来以现量可以完全了知。实语者:法界本性中诸法皆是空性,从眼识所见的色法到一切智智,无有不空之法。这唯有如来的真实语所宣示,任何科学家无法研究明示。如语者:佛说真如方面的语言,揭示了万法显现无欺本体空性,显空无二的如来藏本性每个众生皆具足。不诳语者:指世尊三转法轮,为引导众生宣说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对众生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都有不同的密意,从世尊成佛到涅槃之间没有说过任何欺骗众生的语言,佛所说的法暂时或究竟都在利益众生。不异语者:指在显现上佛应不同众生宣说不同法语,如世尊转法轮时,地狱、饿鬼、人都听到不同类界性的声音,而且都是利于他们获得解脱的语言,不仅暂时令其获得利益,究竟也获得解脱。因此应知佛语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理,佛陀一瞬间对万事万物通达无碍,陈那论师云:“一切诸所知,如一刹那间”。佛知道该作不该作,该说不该说,如《中观四百论》中云:“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所谓如来是在整个世界上唯一说真实语者。一般世间人认为的最诚实、最老实、不会谎言者,因为尚未断除语言过患必定会有语言的障碍,他在方便时为达到某种目的也可能会说一些非真实的语言,但佛恰恰与其相反,佛断除了语障,所说的语言究竟圆满。针对每一个众生根机不同,所说内容与方式也不同,譬如为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编写不同教材,每一种教科书对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利益。同理,佛在第一、第二、第三、乃至密法转法轮宣说的方式不同,所说也不同,然而都是有利之语。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的法,既不实有的也不是虚无。


  一般人认为不虚则应是实有,不实亦应是虚无,实际并非如此。如来所得的法可以从几方理解:一方面是如来在因地千万次舍弃自己的肉身,历经诸多苦痛然后获得的甘露妙法;另一方面这种法虽是一切诸法的实相本性,然而其性质并非实有。若为实有则应以胜义理论观察也无倒存在,然而在胜义理论观察时,得不到丝毫实有之法故,此法非实。但此法也并非虚无断灭之法,虽然确实无实质性,但在众生迷乱显现面前万法皆存在,如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及人生难得的道理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因此不管任何法都是不实不虚的本性。《中观四百论》中云:“宁在世间求,非求于胜义,以世间少有,于胜义都无。”在能取、所取未消于法界中之前,诸法如幻如梦的显现,业与因果也不会空耗;正在显现的同时,以佛的智慧观察,因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存在,这就是佛所说万法无实无虚的甚深教理。《入中论》亦云:“若谓安住世间理,世间五蕴皆是有,若许现起真实智,行者五蕴皆非有。”世间角度诸法皆无欺存在,而以出世间真实智慧衡量时,圣者自身的五蕴亦不存在。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如果菩萨心耽著于名言法行持布施,则如同在黑暗中行路的迷茫者一般,见不到任何法,得不到任何功德。如果菩萨发心时未住任何法相,以三轮体空方式行持布施,就像一个有眼之人,在日光明照的白昼,能一清二楚地看见各种色法一样,其功德究竟圆满。

  包括布施在内的五度必须以智慧波罗蜜来摄持,无智慧摄持的五度则如盲人一样不能到达涅槃的彼岸。《大智度论》云:“五波罗蜜多如盲,现前智度乃为导。”《入中论》亦云:“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圣果。”宗喀巴大师在《入中论善解密义疏》、《般若摄颂释》中亦引用此教证:成千上万盲人无有明眼人的引导,难以到达目的地,如果有一个具眼之引导者,则可以到达所缘的任何地方;同理不具智慧度,布施就会落于相状执著,不能到达究竟彼岸。永嘉大师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落地。”以此类推,有相布施等善法所获得之果亦不究竟,无般若摄持之布施亦非究竟。有相布施虽有功德,但如盲人行路一样,因此应以智慧度摄持前五度。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如果未来世界中,有人对此经生起信心并受持、读诵,佛陀以无碍智慧眼能无余了知、看见他,此人因此获不可衡量无边无际的功德。

  佛有不可思议的智慧,以其智慧眼完全能照见受持此经者的相续,他毫无疑问地了知经典所具有的不可思议功德,将来有多少人能受持此经,其所得功德也都可以彻见无余。根据《俱舍论》中所说:佛陀不同于声闻独觉,佛能于一刹那中不混杂地照见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具足六通,尤其是以天眼的功德能将未来百千万劫中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在佛的慧眼中,现在每一个持经者都显现得非常清晰。

  麦彭仁波切说:如果实在没有修行正见的能力,最好是念诵真实的金刚语。佛经中说缮写、读诵、受持等十六法行的功德不可思议,因此修行人每天读诵此经,能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福报。真心希求解脱的人,应该有坚定的誓言,自己应终生持诵的经典不能放弃,无论遇到任何违缘痛苦,也不能改变此誓言。唐代有一位蔚公法师,他每天念诵五十遍《金刚经》从未间断,后来临终,阿弥陀佛与眷属亲自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经典是佛的金刚语,尤其般若经是佛经的精华,佛陀的加持力和佛法的殊胜性不可思议,依靠持诵此经可获得无量功德。

 

相关栏目:《金刚经》浅释学佛答疑请进入:学佛有问必答网常见问答集锦(还可以免费人工答疑)

——————【欢迎支持我们,按月赞助者,网站留名+功德回向】——————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赞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