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佛经 >> 金刚经 >> 《金刚经》浅释 >> 正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浅译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们的弘法事业走的更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浅译

宣化上人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经文是说,这个人,重罪轻受。「复次。须菩提。」释迦牟尼佛,恐怕众生不明白这个大乘实相的妙法,而生出一种疑惑,疑惑甚麽呢?疑惑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个经典,这样子的深妙,可是为甚麽有人念《金刚经》,还被人家看不起呢?恐怕人,生出这种的怀疑,所以又讲一遍。说,「复次。须菩提」:说,空生,「若善男子善女人」:这个修五戒十善的男人,和修五戒十善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他受持于心,持之于身,那麽又能读又能诵这一部经典。「若为人轻贱」:这个人,假设他诵经,被人所轻贱。这是甚麽原因呢?人看不起他,说,你看他还念经呢!还念佛呢!那简直成一个经溷子、佛迷煳了。经溷子,就在念经,谓挂羊头卖狗肉。挂这个羊头卖狗肉,是这个店,不是这一行。就说,他这个还学佛念佛呢!你看他!无所不为,又偷,又杀,又邪,又淫,又邪淫,又妄语,又饮酒;他无所不为,他还念经呢!真等于骂人呢!这简直他是骂佛呢!这麽样,这是轻贱这个人!

    为甚麽这个人念经会被人这麽样轻贱呢?会被人这样看不起呢?「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这人他在前生,有无量无边那麽多的罪业--或者杀过父亲,或者杀过母亲,或者杀过阿罗汉,或者破和合僧,或者出佛身血;到处挑拨是非,挑拨离间,这样子,所以他应该堕恶道;不应该得到这个微妙的、甚深这种的实相的大乘佛法。那麽他现在得到了,所以「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应该堕落到这个三恶道。三恶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这三种的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以现在,世间人轻慢他的缘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前世的罪业就消灭了。所以他这个重罪轻报,虽然应该堕落恶道,因为现在被世人一轻贱他,哈!他的罪业就消了。

    所以,你们每一个人要念经的时候,有人看不起你们,有人说,这才是迷信呢!那真是你的德行所感。为甚麽有人这样来轻慢你呢?轻贱你,看不起你?认为你是一个最愚痴的?英语叫甚麽?stupid,这意思。very stupid!他这麽样一想你啊,你前生这个罪业就都没有了,就都消了;他要不这样给你,来轻看你,你罪业不能消。为甚麽呢?「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你没有一个人这麽样轻慢你,再来试验试验你,有没有忍辱的功夫,这麽试验试验你。你有忍辱功夫了,你认为不要紧。你说你轻慢我吗?这真是摩诃般若波罗密!这真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你能这样啊,你觉得他轻慢你这种的滋味,就等于那个波罗蜜那麽甜,你就可以到彼岸了。所以,你应该感谢他,说,你真是我的善知识,你这一轻慢我,我的罪业就消灭了。这可真是,我成佛,是你度我成佛的!那麽你这样一想,你怎麽会再生瞋恨心呢?自然而然就会有忍辱了,有忍辱就波罗蜜了。

    那麽「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你看!这说的决定词,一点含煳都没有。「则为消灭」:决定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这种佛果,一点你不要疑惑的。

    所以你们谁念经,有人骂你,那是最好了!有人打你,你就向他叩头。你说,阿弥陀佛,你就是佛了。这回你这一打我,我前生的罪业,如汤泼雪,就好像那个慧日销霜雪一样。那个太阳照到那雪上,把雪都给照化了。这个他轻贱你就等于太阳,你的罪业就都化了;化了,罪业消尽了。你业尽情空,就可以证得佛果,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在前一段经文所说要有人读诵这《金刚经》,要为人轻贱,这因为甚麽呢?因为这个人先世有罪业,应该堕落到三恶道去。以今世人轻贱的缘故,那麽前生的罪业就消灭了。这叫重罪轻报。那麽应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那麽佛证得有八大自在我。这八大自在我,前几天已经讲过了。我不知道有人记得没有人记得。如果有人记得,可以替我讲一讲,我就省一点气力。

    翻译者:The abbot requested for someone among us to speak for on the eight kinds of large self confidences 自在。These were explained a several days ago I think ……so probably a several days ago.

    弟子:……talk about what.

    上人:甚麽?

    弟子:……What do we talk about?

    上人:八大自在我。

    翻译者:我就是我你他的我。

    上人:哎!

    翻译者:Eight great自在me,我。

    上人:有谁记得就快一点讲出来!

    翻译者:Whoever remember should speak forward. Or ……abbot said everything.

    弟子:Eh, I could tell three.

    翻译者:Well, good. 他说有三个了。

    上人:嗯,谁?

    翻译者:那个戴眼镜的那个。

    上人:啊。三个都甚麽?

    翻译者:What were the three?

    弟子:……(注:听不清楚。)

    翻译者:错了,完全错了!他就是讲那个我们;昨天他来听这个讲演的嘛!他讲这个昨天讲的东西…

    上人:昨天讲的是甚麽?

    翻译者:是《愣严经》里头的那个波……者……其他的道理。

    上人:哦!那他是不懂。有人懂没有?我们自己有懂的人吗?

    弟子:……。

    上人:哦…,嘿嘿!

    弟子:……甚麽地方都有「我。」

    上人:这有八种自在我,Nobody remember?嗯!哎!我给你们讲了,这个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之后,证得这八大自在我。有八个自在我。

    这个八个自在我,第一就是,能示一身为多身「我。」能现出来一个身变成多身。这是第一。第二呢,以这个一粒微尘那麽大的一个身体能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这第二。第三呢,他能以这个大身轻举远到。方才你说可以到很远的地方,这轻举远到:这第三个。第四个呢,能以无量类身(无量类,就不是一个种类,甚至于佛身、菩萨身、声闻缘觉身、天身、人身,这个阿修罗身,乃至饿鬼身、畜生身,这叫无量类,无量类,无量种类的身。)常居一土。一土就是一个国土。这第四。第五种身呢,就是诸根互用。

    诸根互用,你们听惯了的,是不觉得奇怪。没有听惯经的,说这真奇怪!怎麽奇怪呢?眼睛能吃东西,耳朵能看东西,鼻子能说话。你看!鼻子可以演说佛法;嘴呢,也可以听,又可以吃东西,又可以听,又可以看。哎,你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六根的这种能力,这叫六根互用,诸根互用。那麽第五。

    第六呢,他得一切法而无法相。虽然得一切法,但是可不着一切相;没有相,没有法相:这第六。第七呢,能说一偈义(这一个偈颂的意思、这个义理),经无量劫。经过无量劫那麽长的时间,也说不完这一个偈颂的道理。这第七了。第八就是身遍诸处。他这个身,可以遍满一切处,犹如虚空一样的。这是八大自在我。

    我大约上个礼拜讲的,谁不知这个礼拜就给我就都忘了!这是,我费这麽多气力,没有人拿着当一回事。但是,我也还不嫌会麻烦,今天再给你们讲一遍。你们再要记不住了,等下个礼拜我再讲一遍。那麽相信哪,一而再,再而三,无论如何会有一个、两个人可以记得住。

    这个释迦牟尼佛,他念,「念」就是回忆,就是想。想甚麽呢?想过去无量阿僧祇劫,过去没有数量那麽多的阿僧祇劫,没有数量。于然灯佛所,我于然灯佛前,我在然灯佛那个时候。在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他那时候是一个陶师。甚麽叫陶师呢?陶师就做砖做瓦的、做磁器的这种的工作的师传,这种的技术人员。就专门造砖,造瓦,造这个茶杯,茶壶,这些个磁器,这个陶磁的师传。

    那麽那时候有一个古释迦。这个古释迦一看这个陶师的机缘成熟了,应该去度这个陶师去了。这个陶师叫甚麽名字呢?叫广炽陶师。广,就是广大的那个广;炽,就是五蕴炽盛苦的那个炽,就好像很多火似的那个炽。这广炽陶师一看见古释迦来了,他就欢迎得不得了,高兴得不得了!这回我也见着佛了。见着佛,他就听这个佛说法;一听佛说法之后,他即刻就发愿了。他发甚麽愿呢?他发愿说,你这个佛啊,真好!将来我成佛也和你这个佛一样,和你这个佛一样,我的名字也叫释迦牟尼。就在这个佛前发愿,去修道。

    那麽从这个佛,到宝积如来这个时候,这是中间经过七万五千佛。七万五千个佛,这叫第一个阿僧祇劫。那麽他由做陶师那时候就发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行,经过七万五千个佛,就到宝积如来那个时候。这个时间有多长啊?你算算,这每一位佛,都不知多久才能出世!他经过七万五千个佛。那麽这叫第一个阿僧祇劫。

    由宝积如来到然灯如来这个时候,这又经过七万六千个佛的时间,这叫第二个阿僧祇劫。

    那麽由然灯如来,再到这个圣观如来,这是第三个阿僧祇劫。那麽第三个阿僧祇劫,他经过七万七千佛。

    第一个阿僧祇劫是七万五千,第二个是七万六千,第三个是七万七千五百个佛。那麽经过这麽长的时间,这叫三大阿僧祇劫,他修成佛的。那麽这个我相信以前也没有讲过,现在才给你们讲出来,这叫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说「我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得值」,也就是值遇,也就是遇着。遇着多少呢?这回说得更多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麽多的诸佛。「悉皆供养承事」:那麽这每一尊佛,释迦牟尼佛都供养他,承事他。「承」,就是奉承而服侍,好像服劳执役,这个种种之类的。「无空过者」:哪一位佛,他也没有说空空的就过去,而不供养;都供养。

    「若复有人」:假使要再有人,「于后末世」:在这个后来,末法的时候,「能受持读诵此经」:能以心受此经,身持此经,能以对着本子来读,离开本子来诵这个经典,「所得功德」:他所得的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于我在以前三大阿僧祇劫,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麽多的诸佛呀,那个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百分之中,也不及其中的一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乃至于,用这个算数,用这个譬喻来比喻,也比方不出来那麽多的功德。所以,我虽然供养过那麽多的诸佛,那麽大的功德,将来末法的时候有人,祗能受持读诵这个经的功德,就比我那个功德,高出百千万亿那麽多的倍数。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须菩提」,你应该要知道,假设这世界上有受持五戒修行十善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于后末世」:在这个将来末法的时候,「有(能)受持读诵此经」:有,能受持读诵这部《金刚经》。「所得功德」:他所得的这种功德,「我若具说者」:我,如果详细完全把它说出来,「或有人闻」:或者有一个人听见我这讚歎这个经的功德,「心则狂乱」:他的心里不但不信,而且发起狂乱来了,发起狂乱就狐疑不信。

    「狐疑」:怎麽叫狐疑呢?因为这个狐,是一种兽类,就是狐狸。这种兽类,牠表现得很聪明,实际上牠是很愚痴的。那麽这种兽类对一切的事故、事物,牠都生一种怀疑。那麽最显着的一种怀疑是甚麽呢?牠在这个渡河涉冰的时候,这个冰--在北方冬天,这个河上都结冰--那麽这个狐狸要是从这个冰上边走过的时候,牠走一步就听一听;走一步,听一听。听一听甚麽呢?听一听这个冰是不是不坚固?是不是,这个冰这个力量受不住牠这个身体,会把这个冰踩破了。所以牠渡河就这样子。凡事,牠都怀疑,不相信,这叫狐疑不信。「须菩提」:须菩提!你要知道,「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你应该知道,这实相般若的妙义,它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这种妙处你想像不到的。可是,它这种果报亦不可思议!那麽如果没有善根的人,你听见这个经典就会不生信心。为甚麽不生信心?就因为他善根薄弱。所以这种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浅译

相关栏目:《金刚经》浅释

【学佛有问必答】

如果您在学佛过程中遇到种种疑惑或者困惑,推荐您加佛有的微信号"foyou188",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人工咨询服务,专家坐诊、有问必答!南无阿弥陀佛。数千个学佛答疑文章已整理,点击这里打开


十方众生,佛要救你!亿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