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宣化上人专辑 >> 水镜回天录 >> 文士篇 >> 正文

流连辞赋——萧昭明

(西元五○○~五三一年·魏晋南北朝)

萧昭明

  ◎宣化上人讲述于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一日

  姓萧,名统,字德施,梁武帝之太子。天性仁孝,行为正直,资质明敏,喜爱文学,得力于刘勰(《文心雕龙》作者)。勰于佛教始谤终信,后出家为慧地法师。太子受其父熏染,笃信佛教,喜诵《金刚经》,将该经分为三十二分。一生精力,集中于古今文学,搜集秦汉至齐梁之诗文,编成文选,后人称为《昭明文选》。古今总汇,是书为弁冕,为后世作文准绳。惜年三十一卒,谥为昭明。萧氏文学造诣颇深,对宫体文有所创作。

  赞曰

  生富贵家 创文学选 天赋慧根 法门丕显

  文流后世 德垂绵远 未来诸佛 不增不减

  又说偈曰:

  宿愿克遂入王宫 名利未泯西复东

  执着文学创诗选 流连辞赋崇雕龙

  昭明解脱应无住 儒士高雅莫厌贫

  现身说法君识否 改恶从善勿笼统

  白话解

  我们人在世界上起惑、造业、受报,在业海里漂来漂去,找不着边际。有的人执着到财上,有的人执着到色上,有的人执着到名上,有的人执着吃的,有的人执着睡的,若不睡觉说什么也不行。财、色、名、食、睡——这五件大事,不是着于此,便是着于彼。很多老修行也都堕落到这五座无底的深坑里,一掉进去就不容易出来,因为它没有底,没有边际。

  萧昭明,“昭明”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谥号。谥号是人死后所追加的名号,在他生前没有这个名字。什么是他的名呢?“统”。“统”就是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萧统,是他父亲梁武帝给起的名字。为什么叫统?就是叫他统一。为什么要统一?因为南北朝的时候有很多国家,很多人都想要做皇帝。而梁武帝在位时没有能统一天下,就希望他这个儿子能统一天下,所以叫“统”。他的字叫“德施”。本来“德施”和“统”根本没有关连的,这是因为他父亲想:天下统一后,应该以德施于民,所以叫德施。从他这个名字,就知道他父亲为自己儿子命名的苦心,希望他统一天下,然后发政施仁,能对老百姓好一点。我相信梁武帝对他这个太子的心意是这样的。

  萧统天性仁孝,生来就很仁慈。仁就是不愿意杀生,孝就是不忘本,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他行为正直,正就是不偏,直就是不曲。又可说正就是刚正,有骨气,很正派。他资质明敏,“资”就是本,他的本钱很好,因为他宿世修福修慧,所以今生很聪明、很敏捷。

  他喜欢文学,这是他的执着。他最欣赏的是《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刘勰做事没有常性,起先著书立说来毁谤佛教,最后迷途知返,就出家了,成为慧地法师。那么萧统喜欢他的著作,所以也就学着刘勰来著作。萧统搜集了秦、汉到齐梁(注1)这几代的文学,包含诗词歌赋都搜集到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并且作出一部专集,这就是后人所称的《昭明文选》。这是他集腋成裘(意即用很多狐狸腋下的皮,做成一件皮袄,所以很值钱),选出文章里最好的,他最欣赏的,作成一部专集。这算是他的著作,但不是他自己所写的。 

  我的看法是:这是他吃饱没事干,给后人多留一点麻烦!你说他这个《文选》耽误后人多少光阴?人把多少时间迷恋在《文选》上?这不是给后人找工作、添麻烦吗?因为后人留恋他的《文选》,所以把时间都空过了,想修行也不能成佛了,因为修行修行,又想起《文选》,说:“唉!那篇文章有一句我忘了”,就去读一读,又去找一找。拜佛呢?心也不专一了,就去看文选。念念经,也打了妄想要去读文选。我是这么说,实际上是不是这样?你们不一定要相信我的话,我的话是没有边际,没有证据的。

  一般人迷恋这部《文选》,说它是文章里的弁冕,弁冕就是人所戴的帽子,就是很好的意思,所以后人拿它做为文章的标准。你说这可怜不可怜?那么他又是用什么做标准,后人就要拿它做标准?

  因为萧统对文学造就很深,所以后人以他的《文选》作为准绳。什么叫准绳?准就是标准,绳就是绳墨,古来的匠人,用一个墨斗子,从里面拉出一条线,往下一弹,就弹出一道线,或者白的,或者黑的,匠人就根据这条线来做工,所以叫准绳。

  萧昭明虽然受到父亲梁武帝的熏染,笃信佛教,尤其欢喜诵《金刚经》,他依经中的义理,将全经分为三十二分。可是他还是执着文学,文学造诣颇深,对宫体文(注2)有所创作。这都是因为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不懂得怎么修行,做事没有常性,有始无终。就像他最欣赏的刘勰一样,也是没有常性,对佛教始谤终信。所以萧昭明虽然那么聪明有才智,却做一个短命鬼,三十一岁就死了。因为他很聪明,又有《文选》这部著作,所以皇帝封给他一个谥号,叫“昭明”。谥号是人死后用来称赞他,歌功颂德的一个封号。“昭明”就是言其很聪明,可是光芒外露,彰明昭着,所以叫“昭明”。

  赞曰

  生富贵家,创文学选:因为他往昔修行的时候,修福修慧。可惜修得不究竟,就跑到皇帝的家里去,走错路了!到皇帝家里,又没事找事干,做书里的虫子,把很多书都嗑坏了。他选出一些文学作品,重新订正,编成专集,创出一部《文选》。

  天赋慧根,法门丕显:因为他往昔修福修慧,才有这种聪明,这么有智慧。虽然他修得不究竟,可是这种慧根,也令佛教有显著的进展。

  文流后世,德垂绵远:他所选的文章,到现在一般人还称道。由他的德行,我们看得出他是修福修慧的。

  未来诸佛,不增不减:这个未来诸佛不是说所有的众人,而是说萧昭明,他也是未来的诸佛之一。他做萧统的时候还没有成佛,可是未来也一定成佛,也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又说偈曰:

  宿愿克遂入王宫:他往昔修行的时候,一天到晚贪慕虚荣,说:“啊!你看做皇帝多好啊!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多自在啊!”所以就钻到皇宫里头去了。由他生在王宫里看来,就证明他不是想要来成佛,而是想要来舞文弄墨,寻章摘句,搜罗古往今来的文章。

  名利未泯西复东:“泯”就是忘。他还是没有忘了名利,所以西复东。“西复东”意思不是指西方,也不是指东方,而是说在世界上乱跑,在六道轮回里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南、忽然而北,忽然而东、忽然而西,在业海里飘流无定。所以各位要在这个地方认清楚了!

  执着文学创诗选:他执着文学,执着才华,所以也要有所创作。

  流连辞赋崇雕龙:“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流连荒亡,这是做太子的人所免不了的毛病。因为他崇拜《文心雕龙》这本书,所以也要弄出一部《文选》来。

  昭明解脱应无住:昭明太子要是真解脱了,就不会弄出《文选》来。他弄出《文选》,表示他还有所执着呢!就是弄《文选》,旁人弄还可以,他自己不应该弄。因为他没有解脱,所以还有所住。

  儒士高雅莫厌贫:儒士就是人高品雅、品德清高的人。他是个儒士,不应该贪慕虚荣而跑到皇宫里去。真正明白的人,心里没有富贵贫贱的思想,所以说“莫厌贫”。

  现身说法君识否:昭明太子也是在现身说法,令人有所警惕,告诉世人要破一切执着。你认识不认识?知道不知道?

  改恶从善勿笼统:由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应该要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对的,我们就去做。不对的,就把它改了。不要以盲引盲,以讹传讹,跟着昭明太子跑。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明白因果循环,要会念每个人的这一部经是怎么来的。人生这部经是活经,每个人都有分。就像昭明太子喜欢读《金刚经》,把《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同样地,我们也可以把每个人的这一部经,分成多少分来研究。要研究所有人的这一部活经,不要研究死经!

  注1:秦就是秦始皇的朝代,汉就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齐梁就是五代,五代就是所谓“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宫体文乃梁朝太子家令徐摛创始之文体名,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相关栏目:文士篇

【学佛有问必答】

如果您在学佛过程中遇到种种疑惑或者困惑,推荐您加佛有的微信号"foyou188",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人工咨询服务,专家坐诊、有问必答!南无阿弥陀佛。数千个学佛答疑文章已整理,点击这里打开


十方众生,佛要救你!亿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