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宣化上人专辑 >> 水镜回天录 >> 帝王篇 >> 正文

贞观之治——唐太宗

(西元六二七~六四九年)

唐太宗

宣化上人讲述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一日

  姓李,名世民,唐高祖之次子也。聪明英武,兼通文学。即位后,文治武功均有成就。选贤任能,善将兵。文有房玄龄、魏征等,武有李靖、李绩等。人材荟萃,贞观之治,盛极一时,统一天下,四海来归,共称天可汗。魏征卒时,帝感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也。”玄奘大师取经回国,帝敕译《道德经》为梵文,中国文化传于国外之始。大师奉诏译《大般若经》六百卷。盛唐时,日本派僧空海等至中国留学,及遣使进贡,前后有十八次之多。

  赞曰:

  唐代圣君 贞观之时 天下归心 四海贡至

  文略武功 将相贤士 善于用人 国家大治

  又说偈曰:

  威震中外服四夷 德被遐迩望来齐

  魏征忠烈佐帝座 秦琼英勇保山河

  玄龄文功安社稷 仁贵武勋化干戈

  大唐盛世流芳远 传遍南北与东西

  白话解

  唐太宗是周朝以后最好的皇帝,他怎么好法呢?他聪明有才智,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建基础,所以唐朝是中国最兴盛的时期。唐太宗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又能把国家治理得那么好,就因为他能纳谏如流,改过迁善,勇于认错,勇于改过,所以是个有道的君。

  唐朝是在隋朝之后,因为隋炀帝荒淫无道,搞得中国民不聊生,老百姓都没有饭吃,于是李渊就兴起来了,想把国家治理好。当时也有其他人起来争夺天下,可是天下是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所以唐高祖李渊把天下治理得差不多,也把其他的群雄都征服了。

  唐太宗姓李,名世民,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生来就很聪明、很英武,文才武略都有相当的造诣,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很深。他做皇帝之后,善于用人,知人善任,选贤与能,和外国也都讲信修睦。文臣方面有房玄龄、杜如晦(注 1)和魏征等,武将有李靖(注 2)、李绩(注 3)等;由于太宗善于用人,纳谏如流,提奖贤才不遗余力,所以人材荟萃,政治清明,国势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尤其魏征这个人,看上去是很平凡的,毫无出类拔萃的样子,可是他心坚如铁、志硬如钢,不怕杀头,只知道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忠君爱国,旁的什么都不知道,因为这样,他就常常披鳞。什么叫披鳞呢?就是把龙鳞拔下来,意思是说皇帝有了过错,他就忠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不怕得罪皇帝,不怕死,这就叫做忠臣。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因为有这样的臣佐,唐太宗才能有那么大的成就,文武方面都非常有成就,治国安邦的方法也都非常好。所以在唐朝的时候,外国都知道唐朝,称中国为“天朝”,称中国的皇帝叫“天可汗”。

  房玄龄、魏征、李靖和李绩这些人都是不怕死的,忠心耿耿,因此能把国家治理得那么好,他们也都不自私、不贪污,一心要治理好国家。宋朝将军岳飞曾经说过:“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命,这绝对能把国家治理好。”关于魏征,有一则“小白龙”的故事:

  我们人间的事情由国家政府管理,可是人间政府管不了下雨、刮风、水涨潮、旱涝之类的事情,但是这也都有人管着,是由天神来管,基督教、天主教说是由天主管理,天主也就是中国所说的玉皇大帝。不错,下多少雨,刮多少风,都有一定的,都是由玉皇大帝支配。

  有一次,玉皇大帝叫一条小白龙去下三寸三的雨就够了,可是它不知道是听错了,还是怎样,就下了三尺三的雨;这一下下了这么多雨,把很多庄稼都淹死了,很多人都要挨饿,甚至于饿死了,所以就间接害了很多人。

  因为这样,小白龙违背了玉皇大帝的命令,玉皇大帝就要把它杀了。可是杀这龙不是用神去杀,也不是用鬼或是用龙去杀,叫谁去杀呢?选到的这个监斩官,就是魏征。魏征为什么其貌不扬呢?大约他也是龙之类转世的,所以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他有这种威神,有这种力量。他在朝中做监察御史,在天上也作官,虽然他是个人,但是他的灵魂在天上也有工作。在天上的工作是义务的,没有什么待遇,相信他当时在国家的工作,也不求什么待遇,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志在当官发财,活着、死了他都不在乎。

  那么他在天上也有职务,也有天职,这回玉皇大帝派魏征来杀小白龙,因为它下错了雨。可是小白龙也有一点本事,知道玉皇大帝要派魏征来斩它,大约魏征也有斩龙剑,可以一剑就把龙杀了。于是就去向唐太宗求救,用它的神力托梦给唐太宗,请求唐太宗救它这条龙命。唐太宗问它:“你为什么要被人杀呢?”它就依照原委,说玉皇大帝叫它下三寸三的雨,它却下三尺三,加了十倍,所以就犯了天律,要被斩首。那么斩首它的人是谁呢?就是太宗座下的一个大臣——监察御史魏征。小白龙说:“您于某月某日某时和魏征在一起,两个人一起下棋,您不要离开他,他就没有时间来斩我了,过了这个时辰,我就不会被杀了。”他要求唐太宗无论如何要答应它,太宗说:“这事情好办!我可以在那一天那个时候和他在一起,不离开他,他就不能杀你了。”

  这一天,唐太宗就把魏征找来,和他下棋,心想:“这一下棋,无论如何你也没有时间去杀龙了!”想不到正在下棋间,魏征就睡着,充盹了。唐太宗想:“喔,你现在睡着了,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我了,我正好不要叫你,你就在这儿睡吧!”睡了一段时间,或者半个钟头,或者一刻钟,他就醒来了,醒来还继续下棋。唐太宗想不到,就在他睡着的时候,他的灵魂出去就把小白龙杀了。

  小白龙也有一个灵魂,这灵魂冤魂不散,晚上又来找唐太宗,说:“你这个皇帝,你要还我的命!”唐太宗说:“怎么要还你的命?我那天陪着他,没有离开他,他也没有离开我,怎么把你杀了?”“唉!”它说:“就是在他睡觉那个时候,他的灵魂到天上来把我杀了。他就是那个时候可以到天上去工作的。”“那我怎么知道?你不能和我要命啊!这不能怪我,我不知道他有这个本事。”“不行!反正你要还我这条命!”就这样,小白龙每天晚间来皇宫里闹鬼,向唐太宗索命。唐太宗不胜其烦,没有办法,就挑选大臣来护驾,挑了这个大臣,小白龙也照常来,挑了那个大臣,它也照常来。以后轮到秦琼(注 4)和尉迟公敬德(注 5)两人来护驾,他俩一来,就把小白龙吓跑了,因为他们是它的克星,从此每一天晚间都是由他们两人来为皇帝保驾。时间一久,皇帝觉得这两个人太辛苦了,也很对不起他们的,于是就把他们两个人的像,画到门上。小白龙晚上来到门口,一见这两个天神样的大将军,就不敢进来了。因为这样,所以门上就贴门神,老百姓家里也都贴尉迟公和秦叔宝(秦琼)的像,请他们两个做门神,演变成了中国的一种民俗。这当然是一种民间的传说,可是其中也有这个关系、这种情形。

  魏征对于国家的忠心是顶天立地,通天彻地的,所以他在人间做官,在天上也做官。唐太宗在位时,连天上的神都来为他护驾,所以他那时文治武功都那么好。魏征死的时候,唐太宗就感叹地说了:“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也。”就是说:如果用铜来做镜子,对着镜子照一照,就可以知道身上的衣服穿得整不整齐。以古来的史事,以古人做一面镜子的话,就可以知道兴衰治乱的道理,哪里应兴、哪里应革,都可以知道。要是以人当镜子,可以明白人的得失,什么样是应该的,什么样是不应该的。看到别人的好处,就向他学习,看到别人的坏处,就反省自己,避免犯同样的过错。我常常保持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征去世,我已经失去一面镜子了。

  方才为什么我叫老师再为大家讲一讲,“唐太宗怎么样听老婆的话”(注 6),你们大家听来觉得很有趣,其实是真的。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有贞观之治,就因为他能纳谏如流,改过迁善,急于改过,急于认错,不会执着自己皇帝的尊严。你看历朝以来,纳谏如流的皇帝都是明君。不纳谏的皇帝,不听臣下的忠言之语,都是暴君。国家要是有不怕死的忠臣,就是一种祥瑞,忠臣都是不怕死的,就是死了也没有关系。奸臣就最怕死了,他要保护自己的生命,不管国家怎么样。

  贞观十九年,玄奘大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唐太宗命令他把老子《道德经》翻译为外国语言。为什么要他翻译老子《道德经》呢?因为唐太宗觉得老子《道德经》是非常有哲理的,是中国的一种宝贝,最有价值的一部书,所以叫人把它翻译成梵文,这是中国的经典翻译成外国语言的一个开始,也是中国文化传于国外的一个开始。

  玄奘大师又奉了唐太宗的诏命,翻译《大般若经》六百卷。在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桃开六度——译经场的桃树在一年之中,桃花落了又开、落了又开,开了六次花,这是从古以来也没有的。为什么会那样?那就是一种瑞相、感应,显示《大般若经》在佛教里是很重要的一部经典,很有感化人的力量。佛住世的时候也说过,末法时代《大般若经》在震旦国对弘扬佛法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我们近几年来又把《大般若经》重新印过,这都是弘扬佛法的一部份。

  唐朝的时候,佛法很盛行。在佛法最盛的时候,影响日本人也不远千里飘洋过海,派僧人到中国来留学,前前后后,日本曾经派遣进贡的使臣和僧人有十八次那么多。其中有一位僧人叫空海法师,回日后开启了日本的真言宗,并仿中国的草书,创出日本文字“平假名”。当时外国都向中国纳贡,认为中国是天朝、大唐,所以到今天外国还都知道唐人,现在到什么地方都有个唐人街。你看这个唐朝的威望就这么厉害,所以到处都有唐人街,而不说中国街。外国人还都知道中国叫唐,由这个就可知唐朝是盛极一时,比什么时候都强盛,至于宋、明、清这些朝代,比起唐朝都差远了。

  赞曰:

  唐代圣君,贞观之时:唐代有个圣明的君主,年号贞观,也就是唐太宗。怎么叫君呢?就是他能虚心接受批评,改过迁善,纳谏如流。

  天下归心,四海贡至:那时天下都很佩服他,外国都来进贡。

  文略武功,将相贤士:他那时候的文化和武备,都非常值得人佩服,所用的文官武将,都是贤明有德之士。将是元帅、武官,相就是文官。

  善于用人,国家大治:唐太宗善于用人,知人善任;因为他能善于用人,所以国家才能兴盛起来。

  又说偈曰:

  威震中外服四夷:唐太宗的威德,令中国和外国都很佩服。四夷就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四边的外族,都佩服唐朝。

  德被遐迩望来齐:国内、国外都仰慕他的德行,都说唐朝治理得好,所以也都希望他的教化能到他们的国家去,唐朝也希望他们来进贡。“望来齐”有这两个意思。

  魏征忠烈佐帝座:魏征是个有神通的人,他也来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

  秦琼英勇保山河:秦叔宝也非常英勇,力气也很大,能保住唐朝的山河。

  玄龄文功安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这是国家祭祀的两位神的名字,古来皇帝在春秋二季都要祭祀社稷之神,把社稷之神安了,国家因此得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也是文官的力量,而房玄龄的文功,足以安邦定国。

  仁贵武勋化干戈:薛仁贵武艺超群(注7),所以说“化干戈”,把干戈化了,化干戈为玉帛,也就是本来有不佩服的,由他去平服了。

  大唐盛世流芳远:大唐国势强盛,声威远播,外国都知道大唐国。

  传遍南北与东西:唐的声望传遍全世界,世界各地都知道大唐,所以我们是唐人,这都是借唐太宗这位皇帝的光。

  注 1:房玄龄、杜如晦,唐初功臣良相,太宗即位后任左、右尚书,共掌朝政,时称“房杜”。房玄龄并监修国史,修改格除不合理的法律,所以唐朝法律公正严明。

  注 2:李靖,唐初大将,军事家,军纪严肃清明,用兵神速,安定江南、边疆地带。

  注 3:李绩,唐初大将,本姓徐,归唐后赐姓李。唐太宗时,与李靖破突厥有功。

  注 4:秦琼,字叔宝,唐初大将,志节完整,骁勇善战,常为先锋,历多战役。

  注 5:尉迟敬德,唐初大将、本隋末其他豪雄之将,后降唐,太宗慧眼识之,后屡建战功。

  注 6:唐太宗即位后,立长孙氏为皇后。长孙皇后贤德有智,节俭朴素,凡是所用,只取所需。常劝太宗勿用其娘家兄侄辈在朝为官,以绝外戚之患,并提奖忠臣,巧劝太宗纳谏如流。因此唐太宗很敬重她,常和她论及赏罚,年三十六逝。曾采古妇人要事,著《女则》一书。

  有次太宗退朝回宫,脸色铁青怒骂:“我非杀了这老家伙不可!”长孙皇后忙问道:“陛下在说谁?”太宗说:“就是魏征,他总是在金銮殿当面侮辱我!”长孙皇后默默退下,换上正式后服,立于大庭中,准备朝拜。太宗深表惊讶,问是何故,皇后说:“妾君王若贤明,臣则敢直言劝谏,魏征如此正直,都是因为陛下贤明,故要向陛下道贺。”太宗破颜而笑。她在维护了太宗的皇帝尊严下,善巧地化解了魏征的危机,并鼓励太宗纳谏如流。

  注 7:薛仁贵,武艺超群,所向披靡,历多战役,屡战屡胜。曾领兵伐突厥时,突厥一听说唐将是他,都相顾失色,不战而走。

相关栏目:帝王篇学佛答疑请进入:学佛有问必答网常见问答集锦(还可以免费人工答疑)

——————【欢迎支持我们,按月赞助者,网站留名+功德回向】——————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赞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