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佛经 >> 法华经妙法莲华经 >> 《妙法莲华经》浅释 >> 正文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比喻品第三)3--净慧法师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们的弘法事业走的更远

所以说佛用比喻的方式把真话讲给我们,故事里面含着故事,我们要知道目的,而不是记佛经、背佛经,而要知道佛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事,告诉我们从小乘开始,要厌离生老病死,然后用修辟支佛的方法去行菩萨道,才能彻底出离三界火宅。否则声闻、缘觉出离不了三界火宅。这时诸子听说外面有这些好东西,就争相出离。我们听完佛法后也要知道厌离其身,其身不净,当神识离体时看到自己这个肉体很可怜,百虫之窟,百虫之躯太没意思了。一些人执着五欲之乐,其不知修行人真实的意图在哪里,肉身的成就在哪里,一些法师在这都不说破。人的五欲之乐,在欲火焚烧的时候,男女这种快感产生的是低级趣味。圣人的肉体也是离此而生起的,叫法喜充满,而且超越五欲之乐的千百万倍。我讲的都是过来人的实话,你不静坐念佛,你肉体没有转化,肉体不转化哪来的童身、童心?没有童心怎么去童贞入道。什么是道?一些法师讲,平常心是道。他说的不错,就是没直接告诉你果位是道。一果罗汉是道,一地菩萨是道。你证道、他证道,道是证得的,不是自己说的。三界火宅不好出离,但能出离。
 
出离三界火宅,必须以三乘教化众生。佛教化众生是佛的愿力,当初度脱这些有缘业报众生,各乘有各乘的修行方法。佛讲牛车是菩萨乘,菩萨乘的修行是车好牛大,牛的体力强,车是修你所行之乘,车是你的功德,功德具足者是菩萨,三界火宅的宅主是佛,长者是佛,父亲是佛,诸子是众生,乘牛车的是菩萨,七宝兰循。
鹿车是缘觉乘也叫辟支佛乘,大家对修辟支佛了解的甚少,由于各种经典介绍的很少。缘觉乘听完佛法后进入山洞修行,开始是这样,后来由于他善根所著,不值佛住世时他观察十二因缘,发现世间无常,生老病死等八苦,并知其所以然。为什么?由于他往昔修行善根的积累,辟支佛修行特别能吃苦,他们有的三日或七日下一次山,有的躲过多少劫。辟支佛是修行的必经之路,掌握辟支佛乘的方法叫受持辟支佛乘。知道苦的根源是十二因缘,六出六入,从这开始解,这非常重要,这就叫辟支佛的修行。现在吃苦耐劳的,包括大迦叶菩萨头陀行都是辟支佛的修行方法,大迦叶菩萨八十岁剃度出家随佛修行,一百五十岁云南鸡足山入定。佛度完五比丘后度的他,那个时候佛才三十几岁,大迦叶菩萨就能以谦下心礼佛,很了不起。佛入涅槃后,他承载佛的衣钵,虽然他岁数大,但能苦修头陀行,真修实干。佛把后世传给他,给修行人做一个榜样。不管你什么时候、多大岁数,不肯吃苦你就没有成就,你肯吃苦、肯修行你就有成就,寿命是活的,成就也是当下的。你要想少投入、慢慢来,那没办法,你要想“尽此一报身”,那就要好好修行,别耍花样,静坐修你自己。辟支佛这一乘鹿车就这么修。

羊车是声闻乘,小乘人的根基。佛一说“离生老病死”就修行,他入的这个涅槃是有余涅槃,所以小乘人修到三果罗汉时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佛国土发菩提心,到佛国土去成就四果罗汉,有的直接修到四果,这是三果的后期还不是三果的初期。广义的佛法在《华严经》上介绍,伊斯兰教、道教、婆罗门教,这都是低层次的佛教,因为他们的根基功德不够,需要培养善根,等具足功德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修学佛法。所以他们先修学做人,然后去做天人。我讲先做好人,超越天人。否则,你人都没做好,天人做不成,你能成佛道么?有一学佛人跟我谈修行境界,看到天特别蓝特别晴,我说你这是天人的境界,你人的境界得圆满,天人的境界得超越,然后你才能进入声闻境界,才能证果。中国道教为什么入不了圣人流,因为他们只有天人功德有神通,但是他们执着身体而不往前走,执着于天人的境界,入不了圣人流,所以佛讲三乘三车,而无其他。
佛要顺着众生的习性,否则的话,直接告诉他,他不信。对于贪著的人,就得用小乘来引导方便说,舍利弗授记也是这样,先告诉你只有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人才能成佛,讲三乘时顺着众生讲身边的人和事。普贤王菩萨十大愿王中有恒顺众生,顺着去劝然后加以方便指导,学到哪算到哪别强求。劝亲人不能急,说学佛好让人一下子就相信。你把嘴皮子说破了他可能也不信,有时你不劝还好,一劝就反目,背地里再说些谤法的话,业报一来就生病。所以要学会顺着说,在顺当中劝他学佛,或者以身作则,他看你学佛后一切变好了,主动跟你学。不顺着去劝不行,直接让他学菩萨乘,他学不了。佛讲《法华经》还有五千比丘离席,这部经不是谁都听得了的。其他经典都广布流传,唯有这部经不请不讲,能听就听、不听不劝,五千人离席佛都不挽留。一个人请法,我也给讲,一人成熟一人得度,而且我会认认真真的讲。这部经难信、难解、难懂,因为故事里套着故事,没有一定的证悟,看故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难信是因为菩萨乘太大太久远,一听说时间长或菩萨乘难修,小乘根基的人就害怕。读这部经可以,因为读这部经有功德,让他去行可就难了。怎么来理解?我讲个小事,有个好心人见雪大,路不好走,就冒雪把路上的雪扫了。一个过路人看见了,对他说:“你雪扫完倒是给清出去呀,堆路边多碍事呀。”你们看,众生的期望值多大呀,你能全满足么?一般人当时就得来脾气,“我义务扫雪就不错了,你一个路过的,这么多事呢?”修菩萨行的人默默地再把雪清出去,不惹路人烦恼。学佛人就得这么恒顺,读《法华经》别图功德,把握实意去真修行,才是真懂法华。
佛劝他的弟子以三乘教化,设以方便。只有这些方便,根据因缘不同让诸子得以出离。因缘很重要,我们为什么没赶上佛住世?没种那个福因,没有因缘,所以我们赶上末法时代,很幸运还有佛法在。凡是有机缘听到《法华经》的人,无量劫来都听过这部经,只不过其心不坚。今天还是有这个机缘听到了,我准确的告诉你,灵山法华会还没有散,还没有结束,你要是坐得住,听得进去,佛还在讲这部经。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在弘传佛法,还有一些天王都在听法。我们虽然没有那个因缘赶上佛住世,可是还有今天听《法华经》的因缘,都很幸运。今生要想成就,想“尽此一报身”,完全可以做得到,就看你付出多少,有多大付出,就有多大回报,佛家的宝藏是无量的。佛家的宝藏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佛的智慧力无,化现世界的力量具足,你们都读过《阿弥陀经》,天人都可以不用劳作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何况是极乐世界佛国土,不需要科技而是佛的愿力自然成就的。你只要往生到那个佛国土去,就成就你的功德随着修行步步升高,供养十方佛的功德,然后就有成就,这就是佛家的富贵每尊佛都可以称无生老父、无生老母,不单指某一尊佛说的,是一切世间之父之母,指莲花化生,因为佛解除这个世间的怖畏、衰老、忧患、无明,用佛法帮你解除,没有佛法,这些恐怖、忧伤等永远也解除不了。只有听闻佛法的人,依法修行的人才能成就无量知见。我们知道的东西有限,看到的东西更有限,知只用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的东西,离开这些,什么都不知道了。为什么?智慧不足。修行人能在定中观察这个世界,没有定就不能超越眼耳鼻舌身意。原因是你的知不足,知不足,见就不足。“见”是不同人的不同看法。一块糖,在小孩眼里最好,为了糖可以打起来;大人眼里,糖是哄小孩用的,可吃可不吃;老人一般都不爱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境界,对待事情是这样,佛法也是这样。
不同的人境界不同,知见不同,只有修行佛法才能改变我们众生的知见问题,知见上的境界提高了,才能力无所谓。力是精进力、修行力、念佛之力,是什么也阻挡不了的学佛之力,在学佛的这个问题上“宁可舍弃一切”的这种精神,包括自己的自卑感。修行人不光是往前修自己正面的东西,还要克服自己的反面。我们反面的东西就是思维里拿不出来的那一面。我们天天在干什么?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反面,也就是另一半的业报,我们一个人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把握十足处理好,非常难。若人又饥又渴又饿时,有美食摆在面前,动不动心,动不动念?妄起一念都不行,你做到了么?受得了这个引诱么?经受不住就是失败者。菩萨行人有大神力、智慧力,行菩萨道包括佛住世时的弟子现神通力,神通力也叫神通,是神识当中产生的力量,它能作为、作用这个世间,智慧力是无影无形且能改变一切。智慧不是聪明,聪明不等于智慧,诸葛亮有智慧,那只是聪明的化身,不是真智慧的化身,因为他都是有为法。无为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智慧,不用心计量,水纳百川方为海,山不厌高方为峰。这是有智慧的人的真实心量。
佛讲《法华经》还有五千比丘离席,这部经不是谁都听得了的。其他经典都广布流传,唯有这部经不请不讲,能听就听、不听不劝,五千人离席佛都不挽留。一个人请法,我也给讲,一人成熟一人得度,而且我会认认真真的讲。这部经难信、难解、难懂,因为故事里套着故事,没有一定的证悟,看故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难信是因为菩萨乘太大太久远,一听说时间长或菩萨乘难修,小乘根基的人就害怕。
相关栏目:《妙法莲华经》浅释学佛答疑请进入:学佛有问必答网常见问答集锦(还可以免费人工答疑)

——————【欢迎支持我们,按月赞助者,网站留名+功德回向】——————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赞助支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妙法莲华经(含普门品)共修报名与报数专贴!
    推荐最妙之方法,即使只念这“4句偈语”,诵经与回向功德尽在其中!
    快速了解《妙法莲华经》,法华经各品大意
    经中之王《妙法莲华经》之浩瀚博大功德
    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来、万劫难遇!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妙壮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陀罗尼品第二十六)--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药王菩萨品第二十三)--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嘱累品第二十二)--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法师功德品第十九)--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随喜功德品第十八)--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净慧法师
    《妙法莲华经》白话浅释(安乐品第十四)--净慧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