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正法道场 >> 大悲寺 >> 大悲寺见闻心得体会 >> 正文

溯源引领我走出误区

大学  陈学生

我是一名普通的在读大学本科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溯源系列丛书以及溯源杂志。仅是粗读下来,便已令我深感震撼,方知自己早已陷入了诸多误区。

我在儿时就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接触了佛教。不过,那时的我因为年幼,所以并不是很清楚佛法教义,只是单纯地跟随父母的脚步而已。初中毕业的时候父亲发愿出家,家里的亲属一致反对,只有母亲支持他;当时我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我的想法是每个人都有他的理想,只要不是去做违反法律,危害他人的事情,就没有理由反对。但是在我高一的时候,我母亲因病逝世,让我的生活有了转变。母亲的病逝,让我的亲属对我的父亲产生了更大的意见。而我和父亲的联系也变得断断续续,很少能接受父亲的教导。虽然同样都是为了我好,但是亲属们教导我前进的方向却和父亲的教导截然不同。我一直在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中摇摆不定,难以抉择。直到前几天,我来到父亲出家的寺院,在那里住了两日,亲身感受了一下师父们的生活,又有幸阅读了溯源系列丛书和杂志,有如当头棒喝,让我以前所不清楚,不理解的,全都清晰起来了。而我也终于知道了人生的道路应该如何取向。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已经有近两千年的时间了。在这悠长的岁月里,有弘扬,有诽谤,但是佛教的真理却依然没有改变。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现在没有听说过佛教的人已经凤毛麟角了。可是真正了解佛教,认识佛教的人却并不多见。我身边的许多人,包括以前的我在内,对佛教都有很大的误解。我们的想法大约便是:信佛的人信得深了、专了,就出家作了僧人。僧人们为了成佛,便通过这样那样的修行去完成这个目的,在修行的过程中还要遵守一些戒律。不过,一般人所知道的戒律不外乎就是不能杀生、不近女色、不可偷盗、不打妄语以及不食荤腥罢了,并没有太深的了解。即使是居士信众,恐怕也不是那么明白。至少,我小的时候接触到的一些居士长辈们,就不大知道还有“不持金”这样的一条戒律。居士们尚且不清楚,何况普通没有怎么接触过佛教的人呢?其实,我也是看了溯源杂志才知道,原来不持金钱是一条很重要的戒律。它并不是一条新制之戒,而是佛陀亲自为诸佛子立下之戒。修行要祛除贪念,而不持金钱就是要断绝财上的贪念。寺院的师父们就在严守这门戒律,他们不设功德箱,吉祥普佛超度亡灵也不要钱,只接受信众的如法的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医药、卧具。这是在依法修行,在弘扬正法!对此我既赞叹又悲哀。正是因为更多的师父们没有守这门戒,才使得这种持戒显得越加的难能可贵。出家师父是修行人的榜样,是在家居士学习请教的对象,给予大众对佛教最直观的印象。师父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居士们修行的方向正确与否和普通人对佛教的看法。连师父们的行为都不如法的话,那么其他人也就无法对佛教建立起一个准确的认识了。

现在的社会对佛教误解实在是太多,不少都已经根深蒂固。就像我所认识的人之中,大多数人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很多人相信有前世来生,相信有满天神佛。但是,他们大都把神和佛的概念混淆了。只当佛是具有神通法力的,救苦救难的“英雄神仙”。根本不清楚神和佛是完全不同的。不少人也讲我信佛啊,我做善事不做恶事。这只是佛教给我们的最基本的印象:要行善积德!这个思维模式对个人,对社会都是相当有益的。但是,它也告诉我们大众对佛教只是有了一个很片面化的认识,甚至这个认识可能还是一知半解。不少人,他们拜佛菩萨,也做善事,但是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是为了积德。德积得多了,下辈子就有好日子过——这是信轮回的;我拜佛,佛菩萨就会保佑我,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这是满天神佛论的。原本我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但是现在我却深深地感到了悲哀:这些认识都是对佛教的误解啊!他们做事情的出发点是大都是自我,只想着做投资少产出高这样划算的买卖,却不知这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讲的是慈悲,而且是大慈悲,是奉献而并非索取。

学佛者确实是想要修行成佛,但是成佛却不是根本的目的。修行开悟是为了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谛,只有自己完全明白了,才能为别人讲明白,才能不致于把他人带入歧途。佛是印度语,翻译到中文叫“觉”。这个觉包括三种:自觉、觉他、觉满。自己觉悟了不算,还要想办法让他人开悟;自己得到大的觉悟了,令其他人也得到大的觉悟了,所作的都圆满了,才称作“佛”。所以说,佛不自私,佛有大慈悲。很多出家人都发下宏愿:“度一切众生成佛后,我方成佛”。这是多么伟大的思想,多么崇高的境界!一位真真正正的家人,或许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甚至连法号也不广为人知,但是他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伟人。真正的出家人,他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成佛不是单纯为了自己快乐,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度化众生。这完全是一种奉献精神,是最高尚的情操,是大慈悲。这样的宏愿不让人敬佩吗?出家师父们身上的担子很重,他们把救苦济世的责任背负在了自己的肩上。他们要修行,要精进,要弘扬正法。没有修行,也就没有真正的认识,就无法教化大众。师父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十分谨慎,因为众生都在关注,在学习,在认识。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若是没有一个博大宽广的胸怀,又怎么能安之如饴呢?在寺院的两天里,我见到了师父们的精进修行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出家人的伟大。现在,我才算真正明白父亲出家是一件正确而殊胜的事,因为他出家修行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他也没有放弃我,而是一直在用亲身行动来教育我;他也没有不尽孝道,只是把对父母的小孝提高到了视众生为父母,对众生尽孝的高度。师父们实在是我们思想、灵魂的导师。可悲的是,很多的人都不了解他们,对他们有极大的误解。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位教授的论文,讨论社会主义下的佛教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把寺院建成旅游等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观点。若是在以前,我还会赞同这种看法,但是现在我明白了这是不了解真正的佛教才会这样想的。佛法是教人修心的法门。修行佛法便是要去除我见,我执,把贪、嗔、痴这些障碍抛弃,把情爱这种凡尘所推崇的错误断掉,从而生出大智慧,大慈悲。本是要把对财的贪念断掉的,又怎么可以在为了金钱而忙碌呢?不错,现在的佛教外道横行,正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弘扬。许多地方都把僧人当作一种职业,把寺院当作盈利性机构,甚至还有假装僧人骗取钱财的事情发生。这些,都无形之中加深了人们对真正的佛教的误解。宗教的信徒人数占全世界半数以上,而佛教在中国又源远流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弘扬正法,让人们认识真正的佛教势在必行。

现在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但是,物质文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却没有与之相应的精神文明的约束。改革开放,为我们的经济带来了生机,却也为我们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危机。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文化侵略也越加严重。现在的许多学生,包括我们这些大学生在内,都对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人甚至连朝代顺序都搞不清楚,只钟情于西方的唯现实、重利益的文化理念。因为是独生子女占了大部分,所以大家更多的是只为自己着想,很少顾及到别人。个人主义,是我们最大的问题。青年时期是最有朝气的阶段,我们在大学期间尚且不能树立一个远大而崇高的理想,步入社会这个大染缸之后,又怎么能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没有信仰,心灵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抗外界的各种困难和诱惑。战争时期我们的诸多先辈英烈们,正是因为抱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才能让他们在硝烟战火中视死如归,为了中华的解放和富强而浴血奋斗。而佛教正是一种坚定而有力的信仰,能够引导我们正确前行。

其实,莫说是我们,就是我们的家长们,又有几个是教育子女为了国家民族而奋斗呢?只要不危害社会,自己安分守己地工作,能够生活的舒适就满足了。确实,若每一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去违法犯纪,整个国家就会正常的向前发展。但是,每个人都是以小家为重,只是被动的去做事,那么国家民族又哪里会有生气,哪里能有活力呢?况且一旦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个人又会如何选择呢?没有国哪有家,道理虽然浅显,却没有人去注意。这实在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中华的悲哀。

大力弘扬真正的佛教对改正人们的思想,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实,佛教的教义与社会主义的目标并没有冲突。社会主义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佛教是要普度众生,让众生都能了脱生死,得证大道,离苦得乐。人人平等,都能幸福快乐,在这根本目的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弘扬佛教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平时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从义理出发,以利益为尺度,用情感做总结。把一颗本心用层层虚妄包裹得严严实实。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没什么损害的事,就愿意去做。成功了,欣喜异常;失败了,万分沮丧。用各种靠不住的得失标准来衡量,不懂得慈悲,不晓得奉献。这样的状态又怎么能够将事情做得圆满,不为外境所转呢?一个人做事,必须把心量打开,天下为公,将自己放在低处,苛己扬他,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世界。而佛教,恰恰就是教人如是做。佛教讲究的是舍,把“我”舍去,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为了众生。把我舍去,就不会陷入个人的利益的漩涡。为了大众,就把心量打开了,站在高处看问题,格调提升了,事情也就自然容易圆满。

佛教旨在发现和研究人的内心世界:伦理的、精神的、心理的和灵智的世界。佛教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教义,把人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要信仰和实践的道路。它教人们如何发展他们的道德和伦理品格,如何训练和开发他的心,如何获得智慧以证得最高的真理——涅。它教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教不只包括研究和知识,还包括实践和悟证真理。解、行、证实支撑佛教这座大厦的三根柱子。

其实,宗教的教义基本上都是为了让人们脱离痛苦,获得快乐。但是,佛教所注重的是心的终极快乐,是始终不为外物所转的平静愉悦;而其他的宗教是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你因为外物而有好的心绪。境界高低,显而易见。不过,宗教大都是导人向善的,只是善的定义不一样。我们日常里用法律和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法律是针对所有人,而道德主要是对自我。究竟何谓之善?佛教让人舍己为人,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善么?

佛教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来自于心。心的力量是纯洁而巨大的。当前的社会实在是过分的追求物质,人心被各种虚妄所包裹,可人们还不知其苦,反而以为乐。佛法追求的是真理,就是要破除虚妄,还心一个本来面目。我们大家对佛教、佛法的误解实在是太多、太深了,当务之急是努力弘扬正法,纠正人们心中的错误认识,让真正的佛教为人们所了解、接受,成为大家心灵的路标。我相信,以佛法来洗涤尘世诸心,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将是我们最为智慧的选择。

相关栏目:大悲寺见闻心得体会学佛答疑请进入:学佛有问必答网常见问答集锦(还可以免费人工答疑)

——————【欢迎支持我们,按月赞助者,网站留名+功德回向】——————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赞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