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离于爱 何忧何怖 |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们的弘法事业走的更远 |
若离于爱 何忧何怖 ——读《佛遗教三经》有感 作者:彭居士 《佛遗教三经》即《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信佛之初,我就知道有这三部经,但总以为是小乘经典,没有在意。曾翻阅过《佛遗教经》,也不觉得有什么高深之处。 这次师父要求背诵《佛遗教三经》,我才真正用心来读,每每为经文所震撼,深觉佛陀的慈悲智慧,感激涕零。《佛遗教三经》对爱欲垢染呵斥最多,反复教诲“断欲去爱”、“无为”、“无求”。这些经文句句如洪钟震响,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多年以来活得那么不快乐。 《佛遗教经》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则无此患。”《佛说八大人觉经》中“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对多欲之苦我深有感触。 信佛以前,我就一直在追求地位、名利、爱情等等五欲之乐,以为这些享受可以带来自由快乐。 我曾经三次考研,一方面是出于对专业的喜爱,但更多的是追求“硕士研究生”的地位,以及毕业之后的名利。连续三年复习考研,从昆明到北京,不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而且活得非常紧张疲累,经常处于烦躁郁闷之中。尤其是后两年的复习期间,我被迫放弃了所有的爱好和玩乐,从早学到晚,对着书本资料死记硬背。三年非人的生活捱下来,我终于得到了研究生入学通知书。拿到通知书的时候,我却并不快乐,甚至心生悔意——付出的代价太高了。到真正入学后,我发现研究生的生活也是在追名逐利:东拼西凑写论文以求毕业、应酬送礼以求较好的人际关系、互相攀比物质享受……实际上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那时非常后悔,那么费劲考研,却是进入一个压抑的牢笼。 这个牢笼不是谁强加的,而是我自己对研究生地位的追求,对硕士学位、名利的追求造成的。捆绑我的,始终是自己的贪欲。当我在尝过了苦头之后,再来看这些经文,觉得自己很可怜,浪掷了那么多的宝贵光阴去追求没什么意义的名利地位。 《佛说四十二章经》说:“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我就曾被爱欲蒙住双眼,颠倒愚痴。 自小以来,我都希望周围的人喜欢我,认为外表的美丽是决定因素。但自己却长得不漂亮,于是长年以来为此自卑苦恼。2001年9月,我成为一个追星族,开始迷恋香港明星张国荣,为他的优雅美丽所倾倒。他看起来近乎完美无缺,我便生出无量的贪心去追求,好像得到他,就能得到他的美丽、名利、地位等等。 2001年9月到2003年4月他去世,这一年半的时间中我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念念之间都是他的电影如何、他的歌曲如何、他说过什么、他做过什么……虽然我很清楚,自己是永远没有机会接近他的。但对他的贪爱是如此坚不可摧,得不到他的人,得到他的作品也好,并希望多些、再多些。我在街上逐家店铺搜罗他的影碟歌碟,买了盗版又买引进版,买了引进版又买港版、海外版。商店里买不到又在网上订购。光买碟不满足又买写真集。这些东西价格昂贵,那时我还没有毕业,向家里要钱已经不够支付。看着网络上罗列的产品,恨不得去抢银行。直至他去世,我仍未熄灭对他的他爱欲,买更多的电影歌曲,贪求他的光影音声。 追星的过程,也是一个加深贪心的过程,他的电影和歌曲,宣扬的也都是爱欲。爱上他以前,我是一个非常寂寞的人;爱上他以后,求而不得,更加寂寞。饿鬼是“从他有情多希望故”,那时我活脱脱就是个饿鬼:腹大如鼓——对他的贪爱之心巨大;咽细如针——所求永不可得;以手障食——嫉妒他身边所有的人;食化焦炭——他最终自杀身亡,化为灰烬。贪爱的最终结果,是他去世对我的巨大打击和惨痛悲伤。 正如《佛说四十二章经》所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反过来也是一样,只要有所爱欲,必然忧怖苦恼无量。 直至我发心出家,才真正熄灭了对他贪爱,把所有的光碟送人,把电脑里所有的资料照片删除。对我来说,他已不再是一个人生价值的最高顶点,不再是让我倾慕膜拜的天神,而是一个需要救度的可怜众生。 爱欲贪求,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观察,没有觉悟世界幻化、人命无常。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公主喜欢雨后水面上五彩斑斓的泡沫,向父王要求一串水泡项链。国王就命令工匠们为公主制作水泡项链,这一命令让工匠们手足无措。有一个聪明的老工匠对小公主说:“公主啊,我很愿意为您制作水泡项链,请您选择最美丽的水泡给我,让我为您制作项链。”小公主听说后,高兴地去水面采摘水泡。但是水泡一碰就破灭了,她找来找去,始终没能拿起一个水泡。 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当我为外境所迷,贪爱外物时,同样也是被事物外在的美好光彩所迷惑牵引,没有正确了知其脆弱性和虚幻性。 《佛说八大人觉经》中“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说得多么明白透彻,如果我早就把这段经文刻在脑中,不知会免除多少的贪求爱欲、痛苦哀愁。 我是个非常贪好美味的人。秋天的时候,有一次无意听到典座师在斋堂提到元宵,心里就起了贪念想吃,常常在心里打妄想,想像元宵的美味。想了几个月后,过年打七时,有一天便吃到了花生馅儿的元宵, 《佛遗教经》说“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少欲无求的快乐,我最近才有所体会。 虽然知道“有求皆苦”,但我来道源寺发心出家后,还是贪求。贪求师父的看重,贪求剃度,贪求一个僧相。2007年1月,寺里新剃度一批沙弥尼。当我知道其中并没有自己时,悲伤绝望、心灰意冷,觉得一年多以来的努力都白费了,没有得到师父的青睐,也没有得到大众师的认可。我甚至不想再修行,认为自己不适合做一个出家人。 师父说,我不能剃度是因为贪恋色身,没有奉献精神,不护念常住。 我反省自己这一年多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确念念都是在为自己打算,遇到苦活累活就想偷懒逃避,上殿诵经咒也多是懈怠昏沉。再回忆当初,我来发心出家其实不全是为解脱生死,也不全是为救度众生,也为了逃避社会上的追名逐利,逃避味同嚼蜡的学业。我贪图师父的慈悲教化,贪图戒律的文字相,贪图出家人的清净自在,贪图寺里美味的食物,贪图和蔼可亲的清净大众师,贪图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而我追求剃度这个结果,也不仅仅是为了进上法、不仅仅是为了学戒,还有名利心在里面——剃度后,仿佛就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看我多么厉害,在这样严格的道场通过考验出家了。”抽丝剥茧分析下来,我发心出家的整个过程中处处都有私心,都在为自己贪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当我没有被剃度时,苦果便现前了,悲恼无量。 我总在表面上做文章,干活也好,接人待物也好,常常是为了剃度而表现给师父和大众师看,整个人虚浮轻躁,总是向外驰逐,却很少回光返照去修行自己的心地,贪瞋痴还是贪瞋痴。所以行事言谈间,就暴露了本来面目,装都装不像;面临各种考验、逆境时,就生烦恼,退失道心。 《佛说四十二章经》开篇即言“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静寂,是最为胜。”“(第二章)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原来“离欲静寂”、“内无所得,外无所求”才是“道”。痛定思痛之后,我发愿再也不为自己求任何事物了,再也不追求任何人的喜爱欣赏。刚刚发完愿,立刻就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从顶至踵蔓延开来,浑身如释重负,心中欢喜无限。此后每当我发现自己心里又对外境有所求时,定下心来提醒自己“不要求”,马上就不再烦恼。我再也不做表面的功夫了,学佛而不修心,不能摆脱烦恼。这种清静自在的状态是前所未有的,我觉得这是发心出家一年多来,甚至是学佛近三年以来最大的收获和突破——我终于略略感受到了“少欲无求”的真实意义。 回顾这二十多年的人生,我贪爱追求很多东西。有的一直没有得到,永远无法得到,苦恼无量;有的到了还想要更多,心无厌足,亦复苦恼;有的到了却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更为苦恼。汲汲营营追求的结果,尽是忧悲苦恼。 一直以来我的心动转轻躁,总是在分别妄想执著,对一个个随境而起的欲望只是急切地想去满足,从来没有好好想想为什么要去满足这些欲望,不去满足又能怎样。 这就是没有观察的智慧、没有定力的表现。《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 没有智慧,所以看不破;即使在安静的时候以为自己看破了,遇到境界还是随境而转,没有真正看破。没有定力,所以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被五欲所牵,控制不了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其实每个人的福报受用、人与人的离合因缘,都是过去种下的因,现在受果报。根本是不可求,求不得的。求与不求,都是一样的结果。贪爱追求这个动作所增加的只是妄想执著,直接导致苦恼忧怖,导致生死轮回。 这些道理知易行难,要想从对五欲的贪求中真正挣脱出来是很难的。“生死无明,贪爱为本”,贪爱多求是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多生多劫的习气,积重难返。看破很难,看破了要放下也很难,一次放下了要次次都放下更难。放不下就常为五欲所牵,导致无量的生死轮回。如果自身没有智慧、没有定力,救度众生更无从谈起。 幸好有佛,佛是一切智者,是众生大慈父,清楚明白我们的习气毛病,更悲悯我们作茧自缚的六道轮回,传以保解脱、别别解脱的无上法门——戒律。以戒为师,严持戒律就能通过控制身、口来控制心。“因戒生定,由定发慧”,这样才能得到定力,才能有智慧。 对于戒律我有一个小小的体会。自从发心出家,师父就要求我们按次第食。长期以来,我对于桌面的食物一般都能由近及远次第而食;但对于钵盆里的食物就喜欢翻来拨去先吃喜欢的。长期以来,我都控制不住对美味的贪心。喜欢的食物一行过来,就伸钵要,常常明知道不能再吃了还是要,最后吃到十二分饱,连带中午、早晚殿都极为昏沉。直至有一次看见一位比我年纪小而且来得晚的居士严格地按次第食,钵盆里的食物象切蛋糕一样。我心生惭愧,于是也开始按次第食。这时就有了一种主动权似的,我终于能够控制自己对喜欢食物的贪心,不再一直伸钵要了。结果吃得自在,过后也没有那么昏沉。戒能生定,守一条戒就解脱一分,大悲世尊诚不欺我。 《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佛说四十二章经》说“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在这些经文里,佛把戒律提高到与自身同等的高度,把持不持戒定为得道与否的标准,由此可见戒律的至关重要性。以戒为师,严持戒律,不仅是佛的遗教,更是离苦得乐、了生脱死的必须,是广度众生,强国兴教的必须…… 我所知道的戒律中,不捉金钱戒是最令我震撼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居然还有人不要钱,真令人无量欢喜。我也就是因为大悲寺、道源寺行持不摸金钱、日中一食,行脚乞食等戒律,深受感召,才来发心出家的。 曾看过一篇名为《分文不取》的文章,说明了金钱的诸多过患。《相应部.六相应处.趣相应.经十:摩尼朱迦拉经》里佛陀说:“无论对于任何人,如果金、银与钱是被允许的,那么,对他而言,五种感官欲乐是被允许的。对于任何允许五欲之乐的人,你可以确定,他不具备比丘的本质,不具备佛陀质子的本质。” 《增支部.四集.鹿品.经十:随烦恼经》说“由于被贪欲、瞋恚所污染,被愚痴所蒙蔽,一些沙门、婆罗门愉悦与感官欲乐。这些愚蠢的沙门、婆罗门饮酒、行淫,接受金、银与钱,以及用邪命的手取得必需品。这些行径被如日光耀的佛陀唾弃为腐败。这些愚蠢的沙门、婆罗门被堕落、污秽与不净的行为所腐败。他们没有光辉与明亮,相反的,他们是昏乱的、盲目的,是欲望的奴隶,是充满渴爱。他们借着一而再的生死轮回,而扩大了墓场的面积。”在这里,佛陀将接受金钱与沉溺于感官享乐等同起来。 佛陀是真正的智者,深明金钱的巨大危害,斥之为“大毒蛇”,并制戒出家众不摸金钱。这实在是对出家人的极大爱护,也由此教导在家人减少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追逐。 金钱最大的作用就是刺激欲望。本来人的习性就已经是多欲多求,拥有和使用金钱更增加人的贪婪和执著,越发欲壑难填。钱越多看似越自由快乐,其实泥沼深陷而不自知。首先赚钱的过程就是艰辛焦虑,追求金钱,必然要去追求地位、名声,汲汲营营辛苦工作,令人身心俱疲。如果不按正常的途径,而以非法的手段赚钱,更多一重做贼心虚的畏惧忧虑。其次有了钱还要防备被人骗、被人偷抢、被人绑架勒索,有钱人的安全感比普通人更少。再次用钱来享受的时候,那一点点乐趣又转瞬即逝,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花钱去享受。贪心越来越大,欲望越来越多,所能得到的享乐也就越来越少。贪心和欲望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自由快乐。贪好金钱的人被各种享乐所蒙蔽迷惑、被欲望捆绑牵引,永不知足,不会有定力和清净心来观察生死,更加不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是真可怜愍者。贪求金钱而想要得到快乐,无异于饮鸩止渴。正如《佛遗教经》里说的那样“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对于社会来说,人们对金钱的巨大贪心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会导致道德沦丧、犯罪率增加,妨害社会稳定。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想追求快乐自由的,只是有时被业力所障,被外境所迷,看不清楚现实,看不清楚持戒——生定——发慧——了知无常无我——少欲无求——快乐自由这样的因果脉络。所以追逐名利、追逐物质享受,心浮气躁忧郁苦闷。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五欲之乐是无常的生灭法,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只有远离了爱欲贪求的寂静清净,才是真正的快乐。
|